第二百二十五章:禍患(一)(1 / 2)

這幾日瀲灩和麗雲簡直就像兩隻上足了發條的青蛙一般興奮。這不隻是因為她們終於擺脫了那個陰暗的皇宮,在這異國他鄉真正用自己的能力養活了自己,還因為她們突然發現原本隻是打算用來糊口的小生意在這裏竟然出奇地順利,物以稀為貴,不論是漢人還是南昭貴族,大家很快就都注意到了她們這家小店。

才短短十天的時間,她們做的胭脂就已經是剛開業那天的十倍。她們做的胭脂,每一盒都帶著她們特有的印記。不光是用料和工藝,就說這胭脂盒,也讓那些不管是漢人還是夷人的女子歎為觀止。

胭脂原本是需要精巧的盒子來裝方才能夠顯示出它獨特的韻味,但是在這蠻荒之地,臨倚一時間沒有辦法找到那些鑲金嵌玉的首飾盒,那一天她和瀲灩在集市上轉悠了半天,在一個賣竹編農具的店裏忽然那看到了這些用竹節做成的精巧的小盒子。她驚喜地走進去一問才知道,這些盒子都是竹篾匠看那些廢棄的竹節可惜,所以憑著 興趣和手藝才將它們做成了女子盛裝小飾品的首飾盒,歪打正著被臨倚選中。她和竹篾匠討價還價半天,以每個兩文錢的價錢買下了他所有的小盒子,一算,竟然有近百個。

她又和竹篾匠商量將盒子上雕上簡單的花紋,再下了一百個的定錢,約定幾日以後去取貨,才帶著瀲灩和麗雲心滿意足地回去了。

自此以後,她每日都在小店的後院,和瀲灩麗雲一起動手做胭脂,磨粉,和晾曬這樣的粗活她拖著笨重的身子做不了,於是這兩樣便交給了瀲灩和麗雲,她便負責比較有技術含量的活——配色、淘洗和沉澱。完成的胭脂就由麗雲拿到前麵去賣,采購原料的活計就交給了更精明一些的瀲灩。三個人分工合作,才短短十天的時間,硬是將小小一個店的名聲傳了出去,做胭脂的規模也從開始的幾盒,到現在的每天幾十盒。這樣的事她們三個都做得樂此不疲。隻是臨倚不願意樹大招風,也因為她們人手有限,因此,將近二十天的時間,她們的胭脂就維持在每天四十盒左右。

閑暇的時候,瀲灩就拉著麗雲在木依吉的大街小巷裏轉來轉去,這裏帶著濃鬱的少數民族風情的各色小玩意總是能給她們最大的驚喜。她們也從來沒有忘記一直呆在家裏的臨倚和她即將出世的孩子。每次回去她們總是會給臨倚捎帶一些新奇玩意,再扯回幾尺這裏人自己做的土花布來,漿洗幹淨放在陽光下曬得暖烘烘之後就在燈下給臨倚肚子裏的孩子準備小衣裳和小鞋襪。

那個時候,她們心裏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每日將胭脂做完放在架子上晾曬的時候,瀲灩給臨倚端出一張竹編的躺椅放在院子裏,這也是和那個竹篾匠買來的。然後就坐在臨倚身邊,兩個人嘰嘰喳喳地爭論臨倚肚子裏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瀲灩堅持說是男孩,麗雲堅持說是女孩,她們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在某個午後兩個人氣鼓鼓地鬧翻之後,就各自給孩子準備起了衣裳,瀲灩做的都是男孩子穿的,而麗雲做的都是女孩穿的。

臨倚就舒服地躺在躺椅上,看著瀲灩和麗雲兩個人爭論來爭論去,臉上越發有一種眩人眼眸的光輝,連瀲灩和麗雲都時常看得失神。她的話依舊很少,可是瀲灩和麗雲卻能夠感覺到她的變化,她們不知道是這南昭的陽光終於照射進了她的心房,還是因為肚子裏的孩子給了她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氣。臨倚不去想,瀲灩和麗雲也不去想。這些問題,連同那些過往,對於她們來說都是一個隻能沉默麵對的巨大傷口,疼痛不能說出口,隻能默默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