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龍興七年三月十一
京郊張家莊中,這日裏非常的熱鬧,幾乎是全村的百姓都來到了那個往日裏最看不起的窮秀才查仁家。這時候大家才知道,這個查仁也是很厲害的,竟然在春闈中狀元及第,也算是這個村子裏最出風頭的人。看著報喜的公差,看著大紅的喜報被粘貼在牆上,村正也急忙組織村子裏的年輕人,砍了一棵幾丈高的碗口粗的大樹,修理好上麵的枝葉,高高的豎在張家門前。左鄰右舍的人也都裏裏外外幫著忙,也不過就是打發報喜的賞錢,還有一些家中產的瓜果什麼的,還有人拿來過年的時候沒吃完的大紅棗,糖什麼的。那些個上年紀的老太太,陪在喜極而泣的查母跟前,一迭聲的道喜,還有年輕的小媳婦和一些大姑娘們,圍在查仁的妻子辛寧身邊。
要說查仁的妻子辛寧,在這村子裏可是讚不絕口的。再挑剔的人都不會說出她的錯。自從到這個村子,五年來,辛寧不分白天晚上的苦幹。白天除了做地裏的活,還拿出一個時辰教這村子裏二十幾個調皮搗亂的孩子。更要照顧腿腳不很利索的婆婆,查母七年前中風,雖然說話什麼的不耽誤,腿腳卻是有些不利落,走路就慢些,每天吃的喝的都要媳婦端上去,開始的時候別人還勸說查封氏,自己能走能動,做點力所能及的活計還是可以的,可是查封氏就是擺婆婆的譜,什麼都不做,辛寧也沒有不厭煩,總是給老太太收拾的幹幹淨淨的,查母的身上總是幹幹淨淨。就這一點就讓村子裏的老老少少們讚賞不已。
更不要說這女人還是個有學問的,看著村子裏的孩子們的教書先生辭館走了,一時之間找不到教書的,就主動承擔起了教授這些孩子的事情,每個月一個孩子就收二百或三百錢,如果實在沒有錢,家中產的菜米也行,就這樣,全村子的小孩子竟然都上起了學,就連最笨的老錢家的二小子現在也能背上幾句三字經了。
聽她的婆婆說這小媳婦真是能幹,晚上還要陪著查秀才看書寫字,她在旁邊繡花,縫補從城裏收上來的活計,她的手真的是很巧,繡的花和真的一樣,讓她縫補的衣裳一點縫補的痕跡都看不出來,真是個百裏挑一的好女子。
那個查秀才雖然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人家的書念得確實好,去年秋天才中的舉,這不今年春天就成了狀元,這個辛寧也算熬出頭來了。大家一邊感歎著一邊和這婆媳兩個說話,外麵的事情就由村子裏有身份的長輩們張羅。
查仁的妻子辛寧看著大紅的狀元及第報單,聽著村子裏的人的恭賀聲,看著一張張歡喜的笑臉,還有小姑娘小媳婦們羨慕的眼神,心中是五味雜陳。不管怎麼說這六年來自己總算沒有白熬,自己的選擇還是正確的。相公有了功名,不枉自己背棄爹娘,偷偷地和相公結成夫妻。辛寧眼中滿是眼淚,心中暗道:“爹爹娘親,女兒終於熬出頭了,女兒六年的等待也沒有白費,爹爹娘親,等到相公回來,女兒就和相公一起回到書院,向爹娘認罪,也向爹娘報喜。”
看著兒媳婦,查母心中也是感概萬千,這個媳婦真的是不容易,當年為了兒子,竟然私奔,每日裏除了為這個家忙碌,晚上還要指導兒子的功課,懷著六七個月的身孕還要上山打柴,最後累得早產,孩子也沒有保住,兒子能夠成為狀元,唉,真離不開這媳婦的心血呀!可是……看到媳婦滿是風霜的臉,粗糙的雙手,哪裏還是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少婦,分明就是三十多歲的女人了,唉,這樣的媳婦,以後做官的兒子能領出去嗎?查母正想著,一陣賀喜聲傳來,查母也就不想了,以後再說吧,兒子有了出息,做了大官,說不定以後還能攀上高門,這個媳婦……到時候餓不到她凍不到她也是自家的慈悲恩德了。
三天之後,平靜的山村再次熱鬧起來,原來新科進士查仁回來了。這一次可不是青衣小帽簡簡單單的舉人公服了,而是正五品官服了。嶄新的官服穿在查仁身上,查仁越發顯得風流倜儻了。最讓人羨慕的是那一身六品官服,讓人奇怪的是他身後那輛朱輪翠蓋馬車,後麵還有兩輛普通的青罩馬車。
還有幾個長隨騎著馬跟著。查仁來到自己的門前,看著迎在門口的妻子辛寧,眼光閃了一下,不自在的看向了坐在椅子上查母身上,緊走幾步跪下道:“兒子給母親磕頭了。”查母流著淚笑著道:“好,好,回來就好,你又得了功名,感謝祖宗保佑。也多虧了辛寧的操勞,你可不能委屈了她。”
聽了母親的話,查仁笑道:“母親,您的話我記住了,我不會忘了辛姨娘的好處。”查仁的話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辛寧更是五雷轟頂,身子一晃險些栽倒。旁邊的一個小媳婦急忙扶住她。辛寧苦笑一下,看看停在院子裏的三輛馬車。沉聲道:“相公,不請車裏的人下來嗎?”
看著辛寧蒼白的臉,查仁不自然的錯開眼神,又看向驚呀的查母:“母親,車裏的是您的兒媳婦,她是丞相府的大小姐,發榜後兒子在街上行走,娘子她拋繡球打中了孩兒,也不嫌棄孩兒家中有了辛姨娘,願意嫁給兒子,兒子也愛慕她的人品才華,我們兩個明媒正娶,已經拜了花堂成了夫妻。”
說到這裏,查仁來到朱輪翠蓋車前麵,柔聲道:“夫人,該下車了,隻是我們這裏簡陋得很,委屈你了。”車裏麵一個柔美的聲音道:“夫君不要這樣說,我既然嫁給你就應該夫唱婦隨,夫君,請讓我的丫鬟婆子過來服侍我下車吧。”查仁道:“好。”說完對後麵的馬車道:“你們下來服侍夫人下車吧。”
查仁的話一落地,就見後麵的兩輛馬車下來兩個丫鬟還有兩個婆子。她們下來後,來到朱輪翠蓋車前麵,恭敬的道:“姑娘,請下車了。”就在這時候車門打開,先下來一個婆子,隻見她先放下一個小板凳。緊接著就接連下來兩個丫鬟打扮的女子。這兩個丫鬟下來後恭恭敬敬的道:“小姐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