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粟裕視察炮陣地
光榮記憶
作者:唐曉燕
上世紀60年代初,新建成的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行中國革命展覽,原華東野戰軍新華社前線總分社社長康矛召和攝影記者楊玲夫婦應邀前往展會參觀,當他們進入“解放戰爭”廳時,迎麵牆上懸掛的巨幅照片就是這張《陳毅、粟裕視察炮陣地》。
似曾相識的照片立即引起了楊玲的注意,楊玲凝神細看,輕聲問康矛召:“這張底片不是在咱們家裏嗎?”楊玲很納悶,底片在家保存著,軍博是怎麼放大的呢?
很快,她想了起來,1947年3月,華東野戰軍繳獲了國民黨軍大量的大炮和坦克,並迅速組建了特種兵縱隊,任命陳銳霆為特種兵縱隊司令員。特種兵縱隊副參謀長董蕘卿為了歡迎陳毅、粟裕首長視察炮陣地,特地請她去照相,當楊玲趕到現場,正好碰上陳毅拿著望遠鏡、粟裕看地圖視察炮陣地的情景,她不由得輕步靠近,不引入注意地攝取了這一既威武雄壯又自然生動的場麵。
當時,這張底片衝出後印了小樣,楊玲送給了一位炮兵幹部。
1970年代末,曾任特種兵縱隊炮兵二團營長的楊廷槐同誌來楊玲家做客,楊廷槐在楊玲和康矛召的相冊中看到了這張照片,他說他也曾有楊玲當時送的一張小樣,後來被征集到軍事博物館去了。原來,楊玲拍攝的《陳毅、粟裕視察炮陣地》的照片就是這樣被翻拍放大成巨幅照片掛在了中國軍事博物館裏。
1980年代,楊玲和康矛召把他們在戰爭時期所拍的近幹張底片,捐獻給了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這張原底片就在其中。
筆者在查尋中發現,“文化大革命”時期軍事博物館也分了派係,曾因兩派對《陳毅、粟裕視察炮陣地》照片的真假看法不一,將這張照片取下。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鍾上將分管軍事博物館的工作,“文革”初期被揪去批鬥,其秘書葉家林就是“小鬼”也要陪鬥。
葉家林曾是華野特種兵縱隊的記者,當年就是他和楊玲一同去炮陣地采訪的,他親曆過這個場麵和這張照片產生的經過。看到派性使這張照片入庫,他當時無能為力。
1973年,因工作原因,葉家林幾次去軍博辦事,都關心著這張照片的命運,為什麼還沒有掛出?於是,他給當時軍事博物館館長張景華寫了一封信,證明這張照片的真實性,得到軍博的感謝。後來,葉家林說到這些事還記憶猶新,邏輯嚴謹,充滿感情,對曆史負責,不僅是親曆者的責任,也是我們的責任。
楊玲和康矛召留下的大量老照片,豐富了中國革命史,豐富了老首長們的回憶錄和老戰友們的記憶,也豐富了我們這一輩對老一輩流血犧牲打江山的記憶。
楊玲(1922.7-2001.10)山東臨沂人,中共黨員。1939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中,她曾任華東野戰軍政治部、新華社前線分社攝影記者,隨西線兵團南下,挺進中原,轉戰蘇魯豫皖,並參加了淮海戰役戰地采訪活動。她拍攝的大量戰地攝影作品均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據《軍中老照片》解放軍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