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編輯去找狗吧
風尚
作者:陳晨
如果有一天,愛犬突然失蹤,你會痛苦萬分嗎?你會舉家尋找嗎?你會重金尋它嗎?愛犬對於你來說,是寵物,是朋友,還是親人?今年2月,一條“百萬元房產重金尋狗”的微博瞬間激起網友熱議,短短一天,轉發率高達39萬次,5萬多人評論“不xx,去找狗”………
(就微博事件的真假,本文不發表任何觀點)
你的錯,別逃避
重金尋找丟失愛犬,已經屢見不鮮,但是每每看到這類信息,小編在幫忙轉發、擴散的同時,不得不問一句,狗狗走丟前,你在幹什麼?快遞送東西,門沒有掩好;狗狗聽話,一叫就回,不怕丟……不要為你的錯誤尋找理由,更不要為你的大意找借口。手中的牽引繩,係著的是你的家人,牽起的是“孩子”的“手”,保護的是它的安全。所以,請你牽緊牽引繩。
社會問題,網友理解
Wo要變得很強大: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嚴重社會問題。“家庭一員何止百萬元” 親情無價! 現在多少孩子讀書工作,很少坐下來跟父母談心說笑。由於壓力大,大家又必須拚命賺錢,但又沒辦法顧全父母的孤單。
家居圈的王小怡:我們家也有汪星人一個,它是我們全家最寵愛的小女兒,能理解曹老師對狗狗的感情。如有拾到或見到者,請盡快聯係曹老師。
無尾魚的婚紗:老板:因家有急事,需請假一年,望批準,感謝!找狗去!
彌補空巢之“痛”
隨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空巢老人”、“愛犬如子”等詞彙又一次引發討論高潮。“空巢”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2年統計公報指出:2012年末,中國勞動力首次下降345萬人,老齡化加快。“老齡化”,“獨生子女家庭”,造成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空巢”。空巢中的老人,在思念兒女的同時,不得不尋找一個情感上的慰藉,而狗狗的善解人意,忠於主人,無異於給這些情感缺失的老人,找到了一種樂趣,而長時間的情感培養,彼此的互相依賴,也讓狗狗真正地成為老人的心頭肉,如果站在這樣的角度,你也許可以理解“為何會一擲千金地尋找愛犬”。
經曆不同 觀點需要包容
暫且撇開事件本身的真假不談,我們是否也應該關注一下這來自5萬多人的評論。評論中觀點各有不同,有人表達慰問和祝福;有人表達質疑;有人調侃打趣;更有人惡言相向。
之所以引發各方觀點,就不得不說老問題——養寵觀點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養寵物,也不是每個人都把寵物視為親人,每個人的經曆背景不同,我們不能在不了解他人的情況下要求他人同意自己的觀點。但是,我們呼籲的是養寵人與不養寵人之間應該學著尊重對方,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總是惡言相向,也許這是這個時代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禮儀”。
媒體評論員 慕毅飛 :“曹老師用百萬元房產尋愛犬,昭示的就是這樣的社會問題。老齡化越來越快,社會化養老卻明顯滯後。‘老有所養’,絕不僅限於衣食無憂。‘空巢老人’的情感,如果隻能寄托於一隻愛犬,這樣的社會,對於老年人來說,就不可能是幸福的社會。”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黃潤龍:“現在子女與老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在政府和社區關愛空巢老人之餘,老人們也要學會自我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