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為何,以前周氏總有些怕裴寧軒,可能潛意識裏總覺得裴寧軒是個王爺,和他們這些人不一樣,她沒法子把他真當普通的女婿那樣對待。
又或者說是她有些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好,不懂規矩這些東西,會影響初夏和裴寧軒之間的關係。
在她看來,總覺得閨女嫁給了王爺,是自家閨女在委曲求全,即使表麵上初夏並未委屈過,但她覺得他們兩人間的相處指不定就是初夏處處在遷就。
而他們這些娘家人,必須要樣樣做到最好,別給自家女兒添麻煩,畢竟自己閨女以前定過親,要找個不介意的男人都難了,何況是裴寧軒這種身份。
但這回初夏和裴寧軒之間鬧意見,周氏倒是看出一些來了。
原來她家閨女不隻是在他們麵前性子強勢,這在裴寧麵前也是如此,就看她這些日子在家裏雷打不動的做自己的事情,最後卻是裴寧軒先上門來就知道。
雖然不知道裴寧軒是不是上門來認錯的,但至少看的出,在女兒和女婿間,她家女兒是強勢的那一方。
這樣,她的心裏也就安定了,這就代表著裴寧軒比她想象中更加疼初夏,自然而然,她也就沒以前那樣局促了。
吃完早飯,初夏讓裴寧軒去山頭的賬房給她看賬本,他出聲讓他的屬下都回去了,那這些事情就得由他做,而且沒得反駁。
初夏自己和周氏,秋葉帶上玉荷,雪花幾人去鎮上了,留下玉冰在家看著兩個孩子,最近趙巧雲勤快了些,大多時候都不要丫鬟伺候,還能看著兩小家夥。
這時候定親的規矩倒是頗為講究,啥金器,布料,糕點這些東西缺一不可,而且越是買的多,說明婆家對這個兒媳婦越是重視,兒媳婦嫁進來的時候,娘家也會覺得倍有麵子。
喜兒因為自幼沒了娘,自從長大之後,也被人說起過定親的事情,但村裏很多男人嫌棄他們家姊妹少,她爹身子不好,以後怕還要負擔她娘家這邊,村裏沒什麼人來跟她提親。
好似說幾年之前,也有人個她提過親。
但是村裏的一個腦子不太清楚的人,也就是俗稱的傻子,去他們家提過親,被大秋給趕走了。
但是那事卻成了村裏人的笑柄,村裏人就是看死喜兒嫁不出去,大秋娶不到媳婦。
就當是為了給喜兒爭麵子,初夏和周氏不隻將成親需要的東西買了個十足十,另外還特意給喜兒買了幾套首飾,金的,銀的,都有。
到時,成親那日,這些東西都要被人一件件的抬著放進陪嫁的嫁妝那邊,而且是每件東西用個專門的木架子抬著,隊伍越長,會讓女方家越有麵子。
既然都給喜兒買了這麼多首飾,初夏覺得也不能虧待自己幾人,又給秋葉和周氏買了套銀首飾.
首飾的樣式都極其簡單別致,不隻是正式場合可以帶,就是平時也可以帶著,秋葉這麼大的丫頭了,也是時候就置辦這些東西了。
周氏也需要一些,萬一去到哪裏,還是要用。
初夏自己沒買,她家王府裏可是不缺這些東西,裴寧軒那個庫房裏的金銀珠寶,就是讓她每天戴一件新的,想是好幾年都不用重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