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做以前,眾人或許不會朝這個方向去想,可就在前不久,身為皇親國戚的唐國公李淵起兵造反,現在已經攻克了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這李淵和萬禾同樣都是皇親國戚,同樣都是國公爵位,既然李淵也能夠造反,那萬禾為何不可以?
由此就可以看出,李淵起兵對大隋的影響有多大了。在李淵起兵之前,天下那些盜匪的身份,全都是一些草民、刁民、亂黨!雖說也有不少饑民、災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支持他們,但從大統和大義方麵來說,畢竟他們還隻是賊!可現在李淵起兵了,身為皇親國戚的李淵也跟著一塊來造反了!那這些盜匪的身份立馬就不一樣了,況且李淵在朝野內外還頗有聲望,這一反,朝野內外的動向可就立馬掉了個個!
萬禾眯起了眼睛,緊緊盯著劉文靜,他也沒想到劉文靜所想出的辦法竟然是這個辦法!同時,他也知道為何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不肯把這個辦法說出口了!不管當今天子如何,他們兩人畢竟還是官宦子弟,自幼接受的就是忠君愛國的思想!特別是長孫無忌,他的父親長孫晟深受先帝和楊廣隆恩,對大隋忠心不二,他身為長孫晟之子,又怎麼能說出叛君的言語呢!長孫恒安似乎也明白自己弟弟的難處了,臉上也是露出了無奈的表情,望向長孫無忌的目光也是再度柔和起來。而李靖和秦瓊都是皺起了眉頭,秦瓊對著劉文靜說道:“劉先生,這麼做,恐怕不妥吧!”
秦瓊倒不是對大隋有多忠心,隻是這造反的事,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做了,那可就沒有回頭路了!而聽得秦瓊的質疑之後,劉文靜卻是笑了笑,轉頭對秦瓊說道:“秦將軍此言差矣!秦將軍也是兵法大家,豈不聞先發製人,後發受製於人!現在我們明知越王是要找外援對付國公爺,若還是坐以待斃,豈不是愚蠢至極?為今之計,隻有將越王先給除了!然後效仿那李淵,擁立趙王為帝,拜天子為太上皇!以國公爺的威名,天下豪傑必定爭相來投!”
如今在洛陽城內,卻不隻有楊侗一個皇家子弟,除了楊侗之外,天子幼子,趙王楊杲也因為年幼,所以沒有跟隨天子同行,至於趙王的生母蕭妃,自然也留在宮內照顧幼子。
聽得劉文靜這麼平平淡淡地說出這個計策,眾人都是一臉驚愕地看著劉文靜,看樣子劉文靜還是早有準備了,竟然什麼都考慮好了!而李靖和秦瓊兩人對大隋的忠誠最淡,聽得劉文靜的計策,也是不由得心動起來,那趙王乃是天子幼子,而且年幼不經世事,若是萬禾扶持他為帝,比起李淵扶持代王楊侑還要方便的多,到時候朝堂一切都還不是萬禾說了算?至於長孫恒安,此刻也學著他弟弟長孫無忌一樣,閉著眼睛低頭不語,這也算是他們代替父親為大隋盡的最後一絲忠誠吧!
萬禾先是驚訝,緊接著又是思索了片刻,望向劉文靜,心裏卻是暗暗防備起來。正如劉文靜自己所說的,這個計策實在是太重大了,造反的名頭,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不敢說出口,可偏偏劉文靜就敢!這從另一個方麵來說,豈不是也說明了,劉文靜此人也不是那麼靠譜的!看來自己今後就算是用他,也必須得小心謹慎才行!
劉文靜若是此刻知道萬禾心中的想法,肯定會大喊失策!他做出這麼多事,無非也就是想要在萬禾手底下搏出位,可沒想到結果卻是適得其反,反倒是讓萬禾對自己防備起來了!可見世事難料!
不過,撇開劉文靜的心思不談,劉文靜的這個辦法,卻是讓萬禾有些心動。之前萬禾還顧念著最後一絲情麵,所以一直沒有對楊侗動手!卻沒想到楊侗反倒是動了心思!如此一來,萬禾也不再顧念那麼多舊情了,不管之後萬禾要不要學李淵,至少這個楊侗,那是不能再讓他如此上串下跳了!想到這裏,萬禾的眼中也是閃過了一絲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