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帶著流年,花無恒和鬼穀子到了福壽宮門口,先是自己進去傳話,並將在禦花園裏發生的事情一字不漏的告知了隆裕皇太後。
“哦?!九安,快快傳人進來叫哀家好好看看!”隆裕皇太後絲毫沒有生氣的跡象,反倒對流年和花無恒更加感興趣,期待的心情又重了三分。
“是,奴才這就去!”九安匆匆的從福壽宮的大殿裏出來,領著流年進殿拜見。
“太後娘娘,花小姐和花少爺到了!”
“花流年(花無恒)拜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流年和花無恒同時行跪拜大禮,隆裕皇太後甚是高興。
“快快起來,九香,快去扶流年起身!”隆裕皇太後示意站在自己身側的九香,九香立刻笑著走到大殿中央,虛扶了一把。
鬼穀子站在一邊,東張西望的欣賞著福壽宮的擺設物件,引起了九香的注意。
其實從鬼穀子一進福壽宮,隆裕皇太後就注意到了,隻是見鬼穀子並沒有給自己行禮,似乎也並沒有把自己放在眼中,盡管心中有些不悅,但也沒有表現出來。
身在高位多年,這點看人的本事,對於隆裕皇太後而言,還是很簡單的。
“太後娘娘,這位是我和哥哥的師公,也就是爹爹的師父,鬼穀子!”流年見九香瞪著鬼穀子,忙出言解釋。
“原來是醫毒仙師鬼穀子前輩,哀家有失遠迎,實在是······九安,快快給鬼穀子前輩上座!”隆裕皇太後自是知道鬼穀子的名聲,這樣一個在傲天大陸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能來到軒轅國皇宮,那可是軒轅國無上的榮耀。
隆裕皇太後心中甚是喜悅,看向流年和花無恒的眼光也越發的慈愛,雙眸中帶著欣喜和激動,忙叫九香和九曲給流年三人上茶上點心。
“年兒,怎的不摘下麵紗讓哀家看看,自你們的娘親,安陽公主離開軒轅,這一走就是十五年,哀家對她也是日夜思念,沒想到今日卻能見到你們,哀家心中欣慰!”
“回太後娘娘的話,不是流年不摘下麵紗,隻是臨行前,爹爹和娘親有交代,待流年有了心儀之人,定下婚事,方可摘下麵紗,父母之命不敢違背,還望太後娘娘贖罪!”流年三言兩語將事情推到花飛揚和安陽身上。
就算日後花飛揚和安陽與隆裕皇太後見麵,相信他們也是會站在自己這一邊,畢竟自己若是摘下麵紗,那麼隆裕皇太後便能輕易的察覺出自己與紫琳語麵貌相似,到時候難免又要多加解釋,於自己此次軒轅之行,有害無利。
“太後娘娘,娘親自小對妹妹嚴加教導,就連我這個做哥哥的想要見一眼妹妹的真麵目,也是不易,還請太後娘娘莫要見怪,不敬之處,無恒在此帶小妹給太後娘娘賠禮道歉!”
花無恒如此一說,也算是打消了隆裕皇太後的念頭。
鬼穀子坐在一邊,扭著頭,看向隆裕皇太後的目光有些不善。
“太後娘娘,此次來軒轅,是為太後娘娘的壽辰前來,前些日子流年及笄,大皇子前去賀禮,娘親和爹爹心中有愧,多年未曾在太後娘娘身前盡孝道,故此次······”
“好孩子,哀家在烈兒回宮後,就已經得知了一切,當年安陽離宮,雖說和軒轅皇室斷了關係,但畢竟血濃於水,隻是這江湖和朝堂兩不相幹,故多年未有聯係,今日你們能來,哀家心中甚慰,日後就喚哀家一聲外祖母吧!”
隆裕皇太後見鬼穀子對自己似乎很不滿意,心裏有些打突,不禁對流年和花無恒的態度更加親切了一些。
“是,外祖母!”
“太後娘娘,澤世子過來給您請安了!”九安快步進殿給隆裕皇太後傳話。
“哦,快宣!”
“阿澤拜見太後娘娘!”軒轅子澤在抬頭見到流年的那一刻,眼角微揚。
“阿澤快快起身,哀家上次就說過了,日後前來,不必行禮,你是晟王叔的世子,按輩分,喚哀家一聲伯母即可!”隆裕皇太後顯然很喜歡軒轅子澤。
“謝皇伯母,隻是這禮數不可費!”
“阿澤,沒想到我們這一進宮,就遇上了你!”花無恒立刻走到軒轅子澤麵前,想要伸手拍拍軒轅子澤的肩膀,卻在感受到其身上散發的冷氣後,不著痕跡的收了回來。
“無恒,流年,鬼穀子前輩,不知最近可好?”軒轅子澤的目光一直聚焦在流年身上,流年微微挑了挑眉。
“勞澤世子掛記,一切安好!”
隆裕皇太後見軒轅子澤和花無恒幾人認識,心下了然,軒轅烈在參加完流年的及笄之禮後,回來可是把及笄之禮上的事情都說了,所以當下隆裕皇太後也沒有多問。
“太後娘娘,四皇子前來給您請安了!”
“哦,快去宣風兒進來,小心些!”隆裕皇太後麵上的喜悅和傷感均一閃而過,餘下幾縷無奈。
流年幾人皆把目光看向大殿門口,想要見見這個軒轅的四皇子是何人物,竟然能叫隆裕皇太後如此關愛。
軒轅子澤坐到流年下手,輕聲道:“這軒轅風是軒轅帝的第一四子,隻是其母妃不詳,據說早年逝世,一直養在隆裕皇太後身邊,隻是這四皇子命運多舛,十二歲那年不慎落馬,雙腿落下了殘疾,至今未能站起!”
說話間,流年見九安親自推著一個輪椅進了福壽宮的大殿,是他!
輪椅上的男子一身竹色錦袍,上麵繡著仙鶴,衣著很是簡單,發梳金冠,一根玉釵從金冠中橫穿而過。
雙目清明透亮,麵容俊朗,當真是儒雅如玉,氣度無雙。
流年在其眼中未看到絲毫自卑自棄之氣,有的隻是淡然和優雅,上次在街上,四目相對一笑,如沐清風,今日見之全貌,當真是公子世無雙。
“孫兒拜見皇祖母,皇祖母萬福金安!”軒轅風並未起身,坐在輪椅上給隆裕皇太後行禮。
“好孩子,今日剛好你過來,正巧你安陽姑姑的子女前來給哀家祝壽,今日進宮拜見,你們也算是表兄弟表兄妹,相互打個招呼認識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