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又要做實驗了,真是讓我歡喜又讓我憂。喜的是,不用像往常一樣,呆坐在教室裏上著枯燥無味的課,死背那些令人頭疼的化學公式。憂的是,我害怕在做實驗中突發的意外傷害到自己。
初中的時候,我就從化學老師的口中得知了化學的“可怕”。
“幾年前,一個同學做實驗時沒有聽從老師的指導,因實驗失誤引起了火災。當時實驗室內有很多如諸酒精之類的易燃物,火越燒越大,最後經消防部門的幫忙才把火撲滅了,所以大家做實驗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老師說這一番話的本意是提醒同學們做實驗時要遵循老師的教導。沒想到,無意中,卻傷害了我做實驗的積極性,直接引起了我對做實驗的恐懼。
光聽說就讓我對化學實驗望而卻步了,更何況是親眼看見。有一次,班裏麵一名成績很好、對實驗很有興趣的男生,在實驗室裏大顯身手,他自己發明創造了一個特別的實驗,最後產生了這樣的化學反應——起火,結果把實驗桌的一角“燒傷”了,那位同學還很淡定,坐在實驗課桌旁,說:不要擔心,沒事。然後拿著另一種化學混合物,往火上一澆,火立即滅掉了。不少同學都對那位同學的冒險精神與探索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對於我來說,那隻不過是再一次驗證了化學實驗的可怕。
雖說我對化學實驗有恐懼心理,但不是怕就可以不做的,還是要硬著頭皮去做。化學課上,在做物體加熱實驗時,我手一直在抖。你看見之後,一把奪過我手上夾著試管的試管夾。毫無預兆,毫無解釋的那麼突然,嚇了我一大跳。
你之前沒有聽過課,好像也沒有做過實驗,對“物體加熱”實驗完全沒有概念。我隻能在一旁擔負起老師的職責——教你做實驗,雖說我不喜歡做實驗,但理論基礎還是很紮實的,給你做理論指導綽綽有餘。
“加熱時,要使試管均勻受熱,要不試管會破裂的!”我激動地說。
“哦。”你回了一聲,但加熱的動作沒有任何變化,難道你不懂得“均勻受熱”是什麼概念?
“加熱時,應在火焰上方來回移動試管,進行預熱,使試管受熱均勻。”我呆呆地背出課本上的話。
你聽了壞笑,說:“好吧,聽你的,免得你再嘮叨。”按著我的話去做了。但那動作,不厚道地說,真有點笨拙。
看著這樣的你,我突然感覺很滿足。
“加熱時,試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者有人的方向,以免試管裏的液體受熱沸騰,噴出傷人。”我又搬出教材裏的那一套,但你還是絲毫沒有理會。
“試管口應該朝向窗外!”我摒棄那文鄒鄒的語言,用口語重複了一遍。
你卻不緊不慢地說:“隻要不朝著你的方向,你沒事就好,其他的我不管。”這句話很霸道,使我無法也不知作何回應,隻有沉默。
十二月的冷天,冰冷的實驗室,但我卻感覺特別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