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明帝七年(公元522年)。
正值臘月,洛陽城最冷的時節,北風颯颯,一夜風雪。然而都城的陸家和盧家卻都是張燈結彩,喜氣衝天。陸家嫡夫人鄭氏新添一子,而姨娘周氏也添了一個千金,可謂雙喜臨門。盧家尚書大人盧雲皓也喜得麟兒,這是他第二個兒子,中年得子,其喜悅之情自不必言表。
盧家嫡女盧小宛,字玉瑤,今年七歲,生的粉妝玉砌,乖覺可愛,雖形容尚小,稚氣未脫,但為人處世,卻極有禮儀,十分聰穎靈秀,深得其父母寵愛。此刻盧小宛在閣樓裏由兩個媽媽陪著正在畫畫,然而此時卻是畫不下去的,心中十分興奮,因為她知道,自己將有一個弟弟誕生了,這已是定數。自己來到大魏七年來,日盼夜盼,盼弟弟過來重聚,又害怕神仙再出紕漏,畢竟當初就是他出了錯才讓自己在那個世界被燒得麵目全非,靈魂無處安放,不得已才來到這個世界的。雖說是曆史上的北魏,但是對她而言,這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對這個世界的任何曆史大事她都不曾了解過。當初她選擇家庭的時候極言一定要父嚴母慈,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還要兄弟姐妹齊全,如今看似乎沒什麼問題,隻是缺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就全部如己所言了。七年前在那個世界的一場大火之中自己被燒成一具焦屍,如今七年過去了,自己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的習慣了,那個世界的人和事情,仿佛幾世之久,一切都暗淡而模糊了。但是唯一不忘的就是自己的弟弟,那個深情的孩子,為了自己,情願放棄盛世中的一切,追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以往自己沒日沒夜地奮進,努力,生怕自己和弟弟的人生出一點差池,又當爹又當媽,如今卻全都改觀,實在是不可思議。
盧小宛現在在家裏,實在是想學什麼做什麼都從心所欲,作為曾經山城市學霸的她最開始半途而廢地學一些東西時還仿佛心有慚愧,但轉念一想,既然人生已經安排到此,何不一切順其自然呢,久而久之,就各種東西都雜學一點,但並不強迫本心,要知道,自己曾經也是憑借驚人毅力擠上高考這座獨木橋的精英,中高考都是山城的狀元呢。可惜現在七年了才完全掌握大魏的文字詩詞。雖然如此,其父對其學東西之快已經感到歎為觀止了,畢竟她的靈魂和記憶還在這個重塑的隻長到七歲肉身之中,因此七歲既在都城即有才名。此刻盧小宛正抱著手爐,焦躁而又興奮地在屋內來回踱步,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烏黑閃亮,燦若星辰,那眉頭緊鎖的可愛模樣逗得李媽媽和張媽媽忍俊不禁,張媽媽是盧小宛的乳母,從小看著她長大,十分了解這個小主子。她實在是從小就異於常人,機敏聰慧,又早熟體貼,最難能可貴的是十分有愛,很珍惜家人的感情。夫人生下女兒後仿佛這個家裏有了潤滑劑,夫妻之間的感情都更加和睦了許多。
“三小姐,生了,生了,果然是個少爺!”一個約八九歲的小丫頭紅袖跑進門急吼吼地喊著,跑的上氣不接下氣。因為生孩子是大凶的事情,家裏的小姐少爺們都是不能觀看的,因此小宛派紅袖去守著,一旦出生,速來報告。
“太好了,我要去看看新弟弟”盧小宛告訴媽媽們一聲徑直跑出門去,也顧不得外麵的天寒和風雪,兩個媽媽不敢怠慢,趕緊抱著手爐拿著披風追了出去。
產房裏新得的弟弟很可愛,新生兒都有些褶皺,盧小宛不由一驚:為何與那個世界的弟弟方旭長得毫不不相像?--雖然都很可愛。難道到這個世界之後弟弟不是像自己一樣重新生長而是脫胎換骨麼?心下納罕,大抵因為自己是自然死亡的,弟弟是由神仙度到這個世界的吧?不管怎樣,半個月前白衣小仙已經給我托夢,說我近日弟弟降世來尋我,且依舊是我嫡親弟弟,姐弟緣分不會變,那準是沒差了。如此看來,這個弟弟實在是越看越喜歡了。當是時,正是魏孝明帝七年(簡稱明帝),魏明帝元詡年方十三歲,由其母胡太後臨朝稱製。魏明弟元詡乃是孝文帝元宏的孫子,宣武帝元恪之子。初,孝文帝遷都洛陽之舉,太子元恂反對,反對無效後向北叛逃,被文帝所殺。後文帝改立高貴妃所生的兒子元恪為太子,是為宣武帝。高妃生下皇子不久後被馮貴妃害死,此事在十幾年後馮貴妃與人私通遭審問後才水落石出,那時她已經是皇後了,此是後話。文帝為表歉意從高家選了一個太子妃,也就是後來的小高後。然而小高後為人心狠手辣且妒忌心強,自己生過一個孩子夭折了,便再容不下別的嬪妃生孩子,但凡懷孕的嬪妃,或殺死或趕走。故此宣武帝在位十幾年中,隻有一個元詡皇子。元詡生母是胡貴嬪,胡氏是司徒胡國珍之女,相貌出眾,明眸皓齒,儀態柔美,深得皇帝寵愛。胡氏有孕後,因前幾個兒子都夭折了,故宣武帝特別保護胡貴嬪。元詡皇子出生後,宣武帝又特別擇乳母養於別宮,不許高後和其他妃嬪與之見麵,這樣元詡才幸存下來。元詡三歲被冊立為太子,六歲時宣武帝病卒,太子少傅崔光和將軍劉遠曆經生死,費盡周折才保護胡貴嬪和皇子繼位。當時高太後的哥哥高肇擁兵在外,宮廷內外十分不安。明帝年幼,不能親政,劉遠等人讓太保高陽王元雍入居西柏堂,省決政務,又以任城王元澄為尚書令。後明帝致書高肇,令其班師回朝,高陽王與劉遠等人在城外伏擊,射殺高肇於馬下,此後,混亂一時的政局方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