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是非(1 / 2)

翻了翻簸箕裏曬的魚幹,將醃好的鹹菜放進地窖,用小瓦罐裝了些,讓小狗子拿著送去給隔壁家,徐大郎上次醉酒的事,不了了之,事後第二天,徐大郎低著頭,隻說了句,讓他們別管這事,就起身離開。

“二嫂,這是?”小周氏牽著小狗子,走進院子。

“弟妹咋了?”劉怡看著小周氏拿著小瓦罐,裏麵是她做好的鹹菜,上次進山摘得野菜,她弄了些,做好後,她讓徐二郎嚐了下,徐二郎說味道不錯,她便想著給小周氏送些過去。

“這些都是二嫂做的嗎?”小周氏犯蒙,看著小瓦罐裏各式各樣的鹹菜,紅紅的蘿卜幹,紅紅的白菜……聞著味道跟平常的鹹菜有些不一樣。

二哥是個莊稼漢,最不耐煩鼓搗這些吃食,以前那鹹菜是她做好送過去的,前兩日三郎跟她說,二哥家的鹹菜味道很好,還以為三郎跟她說笑來著,這會,瞧著小瓦罐裏邊的精致的鹹菜,不覺失了神。

“嗯!這是蘿卜幹鹹菜,辣白菜,這魚幹還沒曬幹,曬幹後再送些給你們嚐個鮮。”劉怡笑著點頭,這鹹菜在劉家時,都是她一手醃製的,有《齊民要術》後,劉怡對這裏的農作物有了更坦然的認知,做起來味道更好。

小周氏皺眉,這紅紅的鹹菜,她真沒吃過,試探性將蘿卜幹放進嘴裏,沒想象苦澀難吃,反而帶著股清甜充盈口腔,緊接著便是辛辣,小周氏眯眼細細咀嚼起來,頭一次,小周氏發現蘿卜竟然這般好吃。

“味道咋樣?”見小周氏一臉享受,劉怡便明白,小周氏很喜歡這鹹菜。

“二嫂,這鹹菜咋做的,真好吃!怪不得三郎嫌棄我以前做的那鹹菜。”小周氏皺眉,不吃不知道,這一吃味道就出來了。眼睛緊盯著劉怡,盼著劉怡給個說法。

劉怡應著,仔細把蘿卜幹鹹菜和辣白菜的做法細細跟小周氏說了遍,從屋裏拿了些調料,讓小周氏帶回去,特意讓徐二郎回了趟劉家,從劉家帶了不少調料種子,挑了些適宜季節的種子,種在院子旁那菜園子裏。

小周氏得了醃製鹹菜的法子,跟劉怡提了下次進山的事,樂嗬嗬回了隔壁自家院子。

曬好魚幹,劉怡進了屋子,從倉庫挑了些新鮮的包穀,剝了皮,慢慢掰著包穀粒,想做些包穀粑吃吃,包穀雖不是很新鮮,味卻還是那個味,前些日子忙活這忙活那,沒時間做,今兒好不容易得了空閑,她自個也有些嘴饞。

帶著小狗子,在屋裏頭,慢慢掰著包穀粒,徐二郎今兒拿著漁網下河捕魚去了,萬福樓那邊來人催了,徐二郎是萬福樓的老主顧了,村裏有不少人下河捕魚,不過技術都沒徐二郎好,徐二郎身強力壯,是個捕魚的能手,每次下河收獲都是不錯。

大河邊,萬福樓跟鎮上其他酒樓都讓人在那守著,瞧著捕魚人回了,立馬上前收購,下河村離大河邊有半日路程,大河邊原先叫雙子湖,分內湖和外湖,平素大夥都不敢去外湖,外湖是海,以前有不少人去外湖捕魚,都是有去無回,久了,再也沒人敢去外湖。

日子久了,雙子湖改名叫大河邊,指這裏是海的最邊緣。有四麵八方彙聚的流水,內湖變成了淡水地帶,隔著小島外的外湖卻是鹽水,很是不可思議。

將洗幹淨的包穀粒和糯米放進木盆,劉怡牽著小狗子的手,去了李二傻家,家裏沒石磨,這附近就李二傻家有一口石磨,大夥要用石磨,都會去李二傻家。

“李嫂子在家嗎?”劉怡站在院門外,朝李二傻家喊著。

“在呢!”鄭氏從屋裏走了出來,“二郎媳婦這是有啥事嗎?”

見著劉怡拿著木盆,鄭氏好奇問著,上前打開院門,讓劉怡和小狗子進屋。

“我挑了些新鮮的包穀,想做些包穀粑嚐嚐。”劉怡指了指木盆裏的糯米和包穀,跟著鄭氏朝石磨走去,石磨常有人用,隨便擦擦就能用,劉怡拿著棕掃把,掃了掃石磨,拿小碗舀了半碗水,倒進石磨,輕推著石磨,先清洗下石磨裏邊。

洗淨石磨後,用小碗舀起糯米放進石磨口,混著清水,推著石磨。

一邊跟鄭氏小聲搭著話,小狗子乖巧坐在旁邊的矮凳上,低頭自己玩,也不鬧。

“二郎媳婦聽說沒,趙寡婦出事了。”鄭氏神秘兮兮說著,臉上卻是幸災樂禍的神情。

劉怡眨眼,回頭好奇問道:“出啥事了?”

徐二郎忙農活,她在家收拾家務,沒時間在村裏走動,這陣子村裏發生什麼事,她還真是一無所知,小周氏不是多話的人,對那些閑言碎語,向來說的少,徐大郎喝醉後,周氏這段日子安分了不少,徐母在家忙著曬穀子,曬包穀,沒來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