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機會隻偏愛有準備的人(1 / 3)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跆;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出自:中庸)

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中斷;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受挫;行為先有準備,就不會後悔;道路預先選定,就不會走投無路。

甲、乙、丙3人畢業於同一所大學,又進了同一家合資公司工作,3個人都覺得以自己的才華隻做一個普通的小職員有些太屈才了,於是都暗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雖然3個人都抱著同樣的想法,但甲充其量隻是想想而已,並沒有真正付諸於行動,而乙卻想方設法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琢磨著哪天把老總“堵”在電梯裏,有機會跟老總打個招呼,讓老總對他有個印象。丙的做法更進一步,他不但詳細了解了老總畢業的學校、處世風格、性格愛好和奮鬥曆程,還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

有一天,他們3個人有幸在電梯裏遇到了老總,機會就在眼前,可甲卻漲紅了臉隻說了一句“您好”,就不知道再說什麼了;乙的表現好一些,不但向老總問好,還閑談了幾句諸如“您去吃午飯?天氣不好您沒帶把傘?”之類的話,在老總微笑表示感謝後,他就無話可說了;而丙卻狀似無意地對老總說:“這幾天一直下雨,不過卻是打保齡球的好機會,大家都躲在家裏不出來,球館裏安靜了許多,可以好好琢磨擊球的技巧。”

話音剛落,老總的眼睛一亮,立刻接著他的話問道:“怎麼,你也喜歡打保齡球?不知道你技藝怎麼樣,下班後去打幾局如何?”於是,丙順利地接近了老總,並借著一起打球的機會拉近了與老總的距離,在老總隨口問他對於公司業務上的一些設想時,他充分顯示了自己的業務才能,不久就被老總晉升為業務主管,成為了甲和乙的上司。

愚者因為準備不足而錯失機會,智者卻因為做足了功課而贏得機會,“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人人都會說,而這“準備”二字,卻絕非說說而已。

有一個出身農家、資質平凡的女孩,因為沒有考上大學,所以在20歲時隻身一人離開家鄉到遙遠的南方打工,在一家玩具廠做了一名普通員工。

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她並沒有像廠裏的其他小姐妹一樣逛街、吃飯、談戀愛,而是利用每一分鍾的空閑時間來充實自己,不但報考了成人自考本科的企業管理專業,同時還報了電腦班、英語班來提高自己的各項技能水平,幾年下來,她辛苦打工賺來的錢幾乎全部交了學費。

拿到大學本科文憑後,她辭掉了玩具廠的工作,憑借自己出色的電腦和英語水平應聘進了一家大企業做了秘書。

但她並沒有沉醉在昔日小姐妹們羨慕的目光中沾沾自喜,而是盡量熱情、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新的東西。

因為她的目標是做一名真正的白領,秘書工作隻是一個起點。

在一般人眼裏,秘書隻是上司的傳話筒、應聲器,隻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上司的各種指令就算完成任務,況且秘書的工作通常都是些安排工作日程、收集信息、接待客人、轉接電話等等的小事、雜事,根本不需要多動腦子就可以順利地完成。

但她卻認為,一個好的秘書不光要能完成上司指派的各項任務,還應該在麵對眾多繁雜事宜的時候,多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從而為上司節省更多的時間、搜集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合理化建議。

於是,每次公司要召開各種各樣的會議需要她做會前準備工作的時候,她就會想:開這個會的目的是為什麼?要達到這些目的一定要這麼興師動眾嗎?有沒有其他更簡便的方法?而每次在協助上司處理各種文件,看到一摞一摞各部門送上來的請示報告時,她同樣會想:這種程序是否可以更為簡便一些?能不能在報告的分類上動腦筋,讓上司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批示更多的報告?在這種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她逐漸地能對絕大多數問題產生獨到的見解,並且獲得了上司的信任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