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零點,河對岸忽然啪啪幾聲響,幾顆照明彈像一團團的火球,撕破黑夜,飛向日軍河岸邊的防線,把日軍陣地照得一片光亮,緊接著一陣陣的火炮響起,炮彈呼嘯著從河岸對麵飛過來,在夜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像一條條彩虹架在河麵上,落在日軍的陣地中,接連不斷的發出轟然爆炸,震得地動山搖。
“連長,打響了……”胡三跑進屋子,看到董李茂爬在桌麵上睡著了,屋頂被震落的灰塵不斷的灑落在他頭上和背上,胡三踮起腳尖悄悄走過去,拿起外衣打算給董李茂蓋上。
“小胡子!”
胡三嚇了一跳,立即立正回答:“到!”
“給我點水喝。”董李茂從椅子上站起,伸了伸腰,揉揉眼睛又問:“外麵卡車都改裝好了嗎?”
胡三把一個軍用水壺蓋子擰開,遞給董李茂說:“快完工了,當地幾個木匠還主動來幫忙呢。”
“泰麗小姐在哪?”董李茂接過水壺,把壺口放在唇邊,咕咚喝了幾大口後問。
“她和新聞記者一起,也在幫忙改裝卡車。”
“走!看看去!”董李茂穿上外衣,戴上鋼盔,拿起衝鋒槍。
走出屋子,河岸邊的天空,被爆炸發出的亮光、燃燒的火光、照明彈的光亮和兩岸飛來飛去的炮彈發出的亮光照耀得猶如白晝。除了河岸位置傳來的槍炮聲外,其餘方位都比較平靜,沒有任何的槍聲和炮聲。
董李茂就像是一個旁觀者,似乎這場戰爭與他絲毫沒有關係,站在屋簷下,欣賞著河岸邊穿梭的炮彈和發紅的機槍子彈亂飛,鼻孔還能聞到被河風吹來的硝煙味。
如此火爆的戰爭場麵,是董李茂在電影電視裏看不到的,這可是他平生頭一次身臨其境的看到大場麵的戰役,能不好好欣賞一番嗎。
“好看!比放煙花好看多了!”董李茂樂嗬嗬的禁不住脫口而出。
胡三側頭望著董李茂,聽到他說比放煙花好看,問了一句:“連長,啥是放煙花?”
董李茂一愣,側頭問:“你沒放過煙花爆竹嗎?”
“沒放過,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呢。”胡三忽閃著兩隻黑亮的眼睛回答。
“就是你小時候,老家過年時放的那種。”董李茂還真想不明白,向胡三這樣年紀的孩子,應該不會把過年放鞭炮的事忘了吧。
“過年放的?我從小在山溝溝裏長大,是逃荒才出來的。我特別喜歡過年,有肉吃,但沒放過連長說的什麼煙花爆竹。”胡三笑嗬嗬的回答。
董李茂伸手摸摸胡三腦袋,心裏酸酸,想起自己有胡三這個年紀時,剛上高中,從他記事以來,每年過年,父親都會買很多的煙花爆竹放個夠,甚至放完了不過癮,把長輩們給的壓歲錢也拿去買煙花放,而且要最大最好看也是最貴的哪種。
“以後,哥有機會給你放一次看看,不過,沒這個場麵好看。”董李茂手指前麵河岸閃耀的炮火光亮說。
“哥?”胡三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連長,剛才你說哥,這麼說,我以後可以把你當哥一樣咯。”
“嗯,往後你叫我哥,別老是連長、連長的叫,我不喜歡連長這個稱呼。”董李茂伸手一把摟在胡三肩膀上,他此時還真有種當哥哥的感覺。
“是!連長!”胡三馬上改口:“不是,哥!”
“哈哈……”董李茂拍著胡三的肩膀,心情特別的好。
“報告連長,卡車已經改裝完畢!”趙勇跑過來向董李茂報告。
“走!看看我們的戰車去!”董李茂邁開大步。
所有卡車,幾乎被厚厚的木板密封,改裝得像個大木箱,除了露在外的車頭,全被十幾厘米厚的木板封住。
董李茂一看樂了:“三國有諸葛亮發明的木馬木牛作運糧用,現如今有我發明的木式防彈戰車,小鬼子看到,會以為英國佬最新發明了什麼新式裝甲車呢!哈哈……”
爬進車廂裏,董李茂拿起靠在車廂邊的一挺機槍,把槍管伸出預留的狹長射擊孔,機槍的槍托抵在右肩身上,左右兩邊的擺動機槍,除了天空沒法看到外,視野還是滿開闊的,檢查完機槍,又拿起火箭筒試了試能不能從射擊孔發射火箭彈,盡管視野顯得有些狹小,但還是能把火箭筒伸出去。
跳下車,董李茂問趙勇:“司機找齊了沒有?”
“每輛卡車兩個司機,都是自願的,還武裝了二十幾個年輕力壯,曾經使用過槍械的男記者,他們也是自願參加戰鬥隊的。”趙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