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是秦軍軍中廣為流傳的誓言。每每吼出這誓言,便定是萬分危急之時,需眾將士齊心用命之刻。
中軍大帳,一幹老秦將士一時人人熱血沸騰、嗷嗷請戰,久違大戰氣息重新彌漫在大帳之中。曾追隨王翦等大將參加過秦滅六國統一戰爭的孟坤,竟有些恍惚回到當年的感覺。那時他還隻是個年輕的伍長,橫掃六國的黑色軍團無論何時,軍中都充斥著緊張又讓人亢奮的氣息,便如同此刻一般。
在林弈來到之前,函穀關的這些守軍,隻是機械陀螺般地奉命守關,一片暮氣沉沉,加上朝中局勢及山東亂象等等信息傳來,軍中更是人心惶惶。
“鐵骨錚錚的大秦銳士又活泛過來了!”孟坤望著帳中嗷嗷請戰的將士,心下歡喜,眼角竟不禁有點潮潤。
待眾人平複下激動的心情後,便開始籌劃如何回鹹陽勤王諸事。孟坤執意請林弈做主案,請他統籌謀劃諸事。林弈要推辭,孟坤便責怪道:“老秦人不興虛偽做作,但求做事。林將軍早已對此事預先籌劃過,莫要推辭,我等隻為林將軍馬首是瞻,請林將軍下令便是”
無奈之下,林弈便隻好坐在孟坤先前桌案後,望望帳中諸人,皆是滿眼熱切地注視著他。林弈定了定心神,捋了捋思路,開口道:“那在下就勉為其難,若是在下安排不妥,還請諸位提醒才是!”眾人開口應允。
秦軍向來有大戰前,眾將一起商議戰事習慣,這更是原六國軍中少有之事,而恰恰是秦軍鮮有敗戰的另一根由。眾人群策群力,才能免了一人獨斷的片麵不足,方能做到戰無遺策。
“孟將軍,現在關城之中,兵力多少?器械可否完善?糧草可否充足?”林弈連珠發問道。
“關城內現隻有五千步卒,有三千張臂張弩,二十輛弩車,十台拋石車,其他兵器及攻城防禦器材都還算充足,糧草還可支撐三個月左右。”孟坤略一思忖答道。
“五千步卒?據我所知,函穀關尋常至少駐軍一萬,為何隻有五千?”林弈不解問道。
“照常理是應至少駐守一萬步卒。可章邯將軍帶兵去山東平叛時,又從函穀關抽調了五千步卒編入平叛軍,連帶原來的守將張建偉及五位千長一並調走。故而目下隻有五千步卒。”孟坤解釋道。
林弈點了點頭,皺眉道:“五千兵馬有點太少。若是有一萬,我原意抽調五千回師鹹陽勤王,剩下五千步卒攜函穀天險,尚可支撐旬日左右。屆時鹹陽大事底定,再從關內大營抽調兵馬回援函穀關,方可確保作為關中屏障的函穀關不落入敵手。”說著,林弈起身在帳內來回踱步,腦中飛快地思量著。
“孟將軍,軍營附近協助大軍駐屯的老秦人還剩下多少?”林弈停下腳步問道。
“原本有一千戶,這幾年戰亂遷徙等,大概還剩五百戶不到,精壯還是有些。”
“若是將這些老秦人全部組編,協助大軍一起守關,所有器械弓弩均留給你,隻給你三千步卒。你估計能支撐多少時日?”林弈繼續問道。
孟坤思忖片刻,昂頭答道:“大抵可撐住旬日!”
“此去鹹陽大抵四百裏,距藍田大營也有三百裏。算上來回,援兵最快也隻能在六日之後才能達到,時間著實有些緊張!”林弈歎氣道:“眼下,隻能祈求上天保佑,讓項羽在新安多滯留些時日,容我等從容布置之後再來攻打函穀關罷了!”
孟坤見林弈愁眉不展,便慨然道:“林將軍放心,我與留守將士定給你等爭取至少半月時間。孟坤誓言,關在人在,死守函穀!”
一句簡單的“死守函穀”,便昭示著孟坤等人將會以性命給林弈爭取回援的時間。林弈心中一凜,來至孟坤案前,肅然一長躬道:“孟將軍大義,林弈代大秦、代所有老秦人謝過將軍!”
孟坤忙從坐案後起身,拱手坦然道:“林將軍言重了。老秦人從軍,素來以馬革裹屍為榮。能為我大秦江山社稷盡些綿薄之力,本是我等行伍之人職責所在,不敢擔大義之稱。再則,能與山東叛軍在關前大戰一番,也算是了我的一番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