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在苦苦思謀著自己的出路,而與此同時,公子子嬰也正在謀劃著進行宮變,以鏟除趙高等奸佞。

當日子嬰奉老宗正贏騰密令回隴西,堪堪躲過了那場屠戮贏氏皇族的血腥風暴。屠戮風暴消息傳來,便激怒了整個隴西贏氏部族,族裏的男女老幼自發聚集起來,便要大舉殺向鹹陽。

得宗正贏騰密令囑托的子嬰,苦苦阻擋下些這些滿腔仇恨的族人,避免了殘存的皇族自投陷阱,無謂地耗盡最後的皇族力量。之後,子嬰與部族的族長族老們連日商議,不得已做出決斷:值此危難時刻,贏氏部族當務之急便是保留根基力量,各部族家族立即分路逃亡,使二世趙高鞭長莫及。唯有保存住根基力量,日後方可再起,報此血海深仇!

大部分族人撤走後,族長要子嬰隨同北上陰山草原卻被子嬰拒絕了。子嬰想潛回鹹陽,保住仍滯留鹹陽生死未卜的兒子及家人,並相機秘密聚集鹹陽殘存的皇族後裔設法逃亡。

回到都城鹹陽後,子嬰成功襄助諸多皇族子孫出逃,而後便開始秘密籌劃政變除惡。子嬰自己家族的人一個都沒有離開鹹陽,為的便是給政變預留一支力量。子嬰初步謀劃是,暗中聯結鹹陽的皇族餘脈及功臣後裔,培植劍客殺手死士,尋找機會,刺殺趙高。若能殺得了趙高,或可力挽狂瀾,挽救行將垮塌的帝國大廈。

出此暗殺之策,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原本子嬰還設想能有領兵大將,擁兵回都,來誅殺奸佞。可此時大秦已是將星凋零,蒙恬、蒙毅等名望大將已被趙高誅殺殆盡,原本隴西還有位當年助王翦滅楚的李信,可也在前不久赫然長逝,如何能再奢望有大將能擁兵入朝問政。眼下唯一的捷徑便是,利用劍客殺手暗殺趙高。隻有先暗殺了趙高,大秦或還有一絲喘息的機會。事若不成,那便隻有殉難國家,算是盡皇族子孫的大義罷了。

既定此策,子嬰便在一年前就開始四處籌劃。兩個兒子全力招募劍客俠士,原來皇帝身邊的老內侍韓談,則輔助自己暗中聯結皇族與功臣後裔等義士。及至劉邦攻占武關、項羽逼近函穀關之時,子嬰的兩個兒子手下已招募到近三十名死士。這些死士有的是功臣後裔,有的是退役的老秦軍士,有的是遊俠劍客,或為複仇,或為名利,或為財貨,總之好歹是有了一支聽命於子嬰的殺手隊伍。

之後,子嬰等人便秘密尋找,能順利暗殺趙高的時機。趙高陰狠精明,飲食都由侍者先行嚐試,出入都帶著重甲百人馬隊護衛。尋常劍士善於單打獨鬥,若遇列陣的百人馬隊,定是施展不開,未必能保證一擊成功。若是貿然打草驚蛇,怕日後更難尋得良機下手。子嬰苦苦思索,卻總也無個頭緒,心下也是日益焦躁。

這一日天色剛黑,鹹陽城外的渭水南岸風塵仆仆地趕來一支馬隊,為首的赫然便是從函穀關匆匆趕回的林弈。頭戴絳袙、身著精致皮甲、黑色軍衣,遙望著巍然聳立的大鹹陽城,林弈一揮手領著馬隊繼續沿著渭水南岸飛馳向西,拐進了鹹陽西南、莽莽蒼蒼的鬆林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