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站在林弈身後的鄭浩突然聽見林弈含糊的怪叫聲,連忙輕輕一拉神情有些恍惚的林弈。
被鄭浩一碰,林弈這才抖地醒神過來,竟是不自覺地驚出一身冷汗。耳邊那個如洪鍾般的聲音隱隱退去,隻剩下司儀大臣宣讀皇帝即位的第一道詔書時,那悠長而又抑揚頓挫的聲調。再定睛往王台上細瞧,帝案後端坐的,依舊是麵色有些潮紅的子嬰。適才那個恍若在跟前、威武壯偉的身影,卻是再也找尋不到了。
“怪哉!莫不是老子真的見到了傳說中的秦始皇?”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林弈,對這位開天辟地的千古帝王,原本就是滿心的好奇。微微發熱的腦子慢慢冷靜下來,林弈對適才的神異之象,雖說並不是害怕,但多少還是有些惶恐。
“將軍,你沒事吧?”鄭浩近前低聲關切地問了句。
“沒事,可能太累了,有些犯迷糊了!”林弈擺擺手,搪塞道。
登基大典的儀式雖已由韓談大為簡化,卻依然耗費了近三個時辰。大典之上,子嬰正式宣布繼位,稱秦三世。繼位後的第一道詔書,便是立公子子陵為太子,接著便是拜官詔書,拜韓談為太子太傅,並正式拜林弈為上將軍,授黑鷹兵符,統領全國秦軍抗擊剿滅山東叛軍。除此之外,便是任命一批元老大臣功臣後裔為各署主官,諸如拜樗裏疾(秦武王時丞相,三朝元老)曾孫樗裏霖為右丞相,拜蒙恬(秦始皇時上將軍)族侄蒙雲為太尉等等。如此一來,緝拿趙高餘黨之後出現的吏員空缺,勉勉強強地填補的七七八八了,政事也能勉強運轉開來。
除了拜官詔書之外,子嬰另一道詔書便是昭告群臣,丞相府將由太子子陵兼領統攝,右丞相樗裏霖居府常署政事,太子太傅韓談襄助太子處理國政。如此詔書一出,便大是彰顯太子太傅韓談的顯赫地位。樗裏霖雖常署政事,但其已是昏昏老邁之年,實際掌丞相府實權的便是太子太傅韓談。
新皇即位的最後一道詔書,便是向天下大昭趙高一黨之罪狀,並下旨定於明日午時將趙高一黨於渭水刑場一體行刑。司儀大臣誦念詔書話音剛剛落地,殿下群臣尤其是那些深受趙高一黨荼毒的功臣後裔們,興奮地賣力齊聲吼道:“國賊伏法,大秦中興,皇帝聖明!”
隨著登基大典行將結束,各得一方要職的老臣、功臣後裔們都暗暗長舒一口氣。當司儀大臣扯著尖細的嗓門,吼出兩個字“退朝!”之時,滿殿的皓首老臣、年輕後生們便要紛亂地退出大殿。正在此時,勉力撐持著要起身離案的新君子嬰,忽地一口鮮血噴出,便驟然軟倒在帝座邊上。
“陛下!”離子嬰最近的內侍一聲尖叫,讓正要退出正殿的群臣猛地一愣怔,聞聲回頭一望,頓時驚慌失措地亂作一團。
“父皇!”子陵、子桓連忙衝上九級白玉台階,一左一右地扶起昏厥過去的子嬰。
“快傳太醫!”緊跟其後的韓談,衝著慌亂無措的內侍吼道。內侍醒神過來,慌忙轉身連滾帶爬地去殿後找尋太醫而去。
須臾之後,內侍扯著步履蹣跚的白發老太醫長袖,匆匆地奔到帝座旁。老太醫滿頭大汗、氣喘未定,便趕忙打開藥箱,取出一粒褐色藥丸,吩咐內侍取來溫水,撬開子嬰舌關,喂了進去。而後,才翻看子嬰眼皮,細細地把住子嬰脈搏,皺著老眉沉吟片刻,正要起身開口說話,卻被一旁的老韓談一使眼神,搶過話頭,對圍在殿內、人心惶惶的群臣高聲一句道:“陛下康寧,回寢宮靜養即可!群臣各自散去,速去各自官署上任,勿要怠慢政事,違者嚴懲不殆!”
殿下群臣這才憂心忡忡、三三兩兩地邊小聲嘀咕邊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