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後,在臨塵城外秦軍大營的校場內,一大群鎧甲鮮亮的秦軍將領圍在一起,凝神屏氣地盯著前方各自拿著一副樣式古怪弩弓的四名士卒。隻見那些弓弩手們端著微微上揚的弩弓,通過弓上的瞄準裝置瞄著百步開外的人形靶子。
“預備,放!”一名百長模樣的軍官站在那四名弓弩手身旁,驟然揮下手中的小令旗下令道。
“嗖嗖嗖嗖!”第一排弩箭應聲飛出,射向前方百步開外的靶子。然而,令人驚奇的事,弓弩手身後的秦軍將軍們都未曾見到這些弓弩手如何動手,第二排弩箭便緊跟著呼嘯飛出。而後,第三排第四排,隻見這四名訓練有素的弓弩手身形未動,便接連不斷地射出了足足十排弩箭。
在後麵觀看的秦軍將軍們目不暇接地看完這四名弓弩手的表演,從那名百長揮下令旗到十排四十支弩箭射完,全部過程也就幾個呼吸之間,著實讓這些久經戰陣的高級將領們大吃一驚。要知道,若是原本秦軍製式的單兵蹶張弩或是臂張弩,要一口氣射完這四十支弩箭,恐怕至少要比適才慢上三、四倍。即便是一名相當熟練的弓弩手,也無法做到在幾乎是瞬間便射出十支弩箭。
“報靶!”那名百長揮著令旗對前方不遠處躲在掩體後麵的甲士高喊一聲道。
喊聲一落,便有四名甲士匆匆跑出掩體,飛奔到那四副兀自聳立著的人形箭靶前。一方清點之後,一名甲士轉身遙遙高喊道:“啟稟各位將軍,四十支弩箭一共三十八支中靶,兩支脫靶,其中十五支弩箭直接命中要害!”
“直賊娘,還真不錯啊!”“如此成績,著實可以了!”聽到那些甲士的報靶結果,這一幹將領們無不交口稱讚道。如此高的射速,還能保持這樣有效的命中率,在這些大將眼裏已經可以算是一件相當不錯的兵器。
“各位將軍!”站在隊列前頭的林弈聽到報靶結果,也是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對身後的將軍們微笑地解釋道:“這件新兵器,乃是林弈與軍中的老工匠們花費三天三夜的時間,設計出來的。其目的便是提高弓弩手的射速,加強與敵軍作戰之時,我軍的火力密度。雖然在威力與射程方麵,都有所降低,但射速卻足足提升了三倍不止。”
說話間,那四名弓弩手收起手中的新式弩弓,轉身將這四副弩弓交給這些兀自驚奇不已的將軍們相互傳遞著查看。林弈拿起其中一副,對這些將領們解說道:“這些新式弩弓是在我軍原有的臂張弩基礎上進行改進的。大家請看,這弩弓的中間主體依舊是原型臂張弩的樣式,隻不過在弩弓上麵及下麵各增加了兩套裝置。”
說著,林弈倒轉弩弓,將其下麵一套獨特的機構露了出來。“弩弓下方的這套機構,是利用拉杆原理,快速地將弩弓的弓弦從原始位置拉到激發位置。這套裝置設計巧妙,可讓普通士卒快速輕鬆地將弓弦回拉到位,而拉弓弦的力道隻有原來純用手去拉的十分之一。換句話說,原來幾百石的弩弓,士卒們隻需要幾十石的力道便可以拉動。”
“嘿,還真是這樣!”伴隨著林弈的解說,那些手裏有弩弓的將領們紛紛試著通過那套所謂的拉杆機構拉動弓弦,果然如林弈所說的很輕鬆地將弓弦拉到位,絲毫不像原來弩弓那般費勁。
原來秦軍製式的臂張弩威力頗大,但使用起來也甚至不方便,激發一次,便需耗費大力重新將弓弦拉回到位。在軍中,倘若是臂力較小的士卒,還不能勝任弓弩手一職。而威力更大的蹶張弩更是需要弓弩手使用全身力氣,用腳踏住弩弓,方能將弓弦回來到位。
而眼下這些弩弓經過林弈與工匠們精心設計改進,通過機械機構進行助力,隻需數十石的氣力便可輕鬆拉動。這對那些本來就身體強壯、臂力強於常人的弓弩手而言,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聽得手下大將們們稱讚,林弈微微一笑,重新將弩弓倒轉過來,指著弩弓上麵架著的一個扁長匣盒說道:“另一處改進,便是這個藏箭盒。這個箭盒可藏弩箭十支,通過機簧擋板以及弩箭自身的重量,將弩箭送入弩弓上的箭槽內。一箭射出後,弓弦回來,觸動機簧,備用的一支弩箭便會自動落入箭槽。上箭速度快而且準確,根本無需弓弩手操心。弓弩手隻需事先將箭盒填滿十支弩箭,便可一次性連續發射十支弩箭,射速極快而且又不失準頭。唯一一個不足之處,便是弩箭的射程有所縮短,隻有原來臂張弩的一半左右,有效射程大概隻有兩百步遠。”
好奇的將軍們,紛紛打開藏箭盒的匣蓋,仔細端詳著箭盒內精巧的機簧機構,人人無不嘖嘖讚歎。
“有如此弩弓,我軍弓弩手就能不用再畏懼與刀斧手進行近戰。在短兵相接之時,隻有箭盒裏有弩箭,便能快速擊殺敵軍,哪怕隻有一百步的有效射程,這也是一件不容小覷的近戰利器。”看了適才的演示,再聽得林弈詳盡的解說,老將趙佗動容說道:“試想,倘若是我軍士卒大量裝備這種能快速激發的弩弓,那與敵軍混戰之時,甚至不用動短劍長矛,便可在百步之內,大量殺傷敵軍。如此一來,擁有一件如此神兵利器,我軍將士便能依靠射程優勢,大大降低士卒傷亡。上將軍,老將斷言,這件神兵一旦大量裝備我軍,普天之下,將鮮有與我軍匹敵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