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 出師北伐(1 / 2)

十日後的深夜,秦軍終於誓師出征了。在北伐軍團集結的那個山穀裏,林弈以其一貫的雷厲風行寥寥幾句便結束了誓師宣言,大手一揮便下令部隊開出山穀,連夜北上越過桂郡進入揚粵馳道。

雖然,楊堅毅提出的利用水路秘密北上的計劃很是符合林弈心意,但在與趙佗等人商討過來,林弈卻不得不放棄這個明顯有利於秦軍北上首戰的計劃。其中因由有兩個。一是,南海三郡沒有足夠數量的大型戰船用來運送北伐軍團的十萬將士。二是,從臨塵北上,走水路必須先進入靈渠而後進入湘水、雲夢澤,才能進入漢水北上。而水路第一關靈渠是條翻越南嶺的人工運河,因其河道限製,根本無法通行大型戰船或是運兵船。若是要用那些中小型的運輸船來運送北伐軍團的將士們,非但船隻數量嚴重不足,而且還會耗費大量時日。

因了如此,林弈不得不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大軍通過馳道一路北上翻過五嶺山脈、繞過雲夢澤後,進入漢水河穀,而後再沿著河穀秘密北進;而全軍所需的糧草輜重,則由趙佗從剩下的南海三郡秦軍中抽調出兩萬人馬,專司從水路運送糧草輜重北上。如此一來,一則不必擔心大軍無法按時抵達巴蜀而貽誤戰機,二則,水路運糧又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快捷方便。

確定了大軍北上的大體路線方略之後,趙佗等大將紛紛慷慨請命,要做北伐軍團的開路先鋒。然而,一番商討之後,林弈除抽調原秦軍幕府裏的部分司馬充當北伐軍團的中軍司馬之外,包括趙佗及其三位副將在內的其餘原南海秦軍大將,卻一個都沒被選中進入北伐軍團。

林弈的說辭還是那套鞏固根基的理論:南海三郡是秦軍北伐軍團的後方基地,唯有確保三郡安然無事,方能讓北伐軍團無後顧之憂。趙佗身為南海尉,由因其年歲過大不便於長途顛簸,故而最好是鎮守臨塵總司各方策應;鄭少雷三將分別各自擔負著三郡的安危,亦是不能輕離半步。

雖然趙佗等人對林弈的安排心底多少有些意見,但在林弈的一番勸說之下,還是赳赳拱手領命,各自悻悻回到了自己的行營大帳。如此一來,整支北伐軍團所有高級軍官便都是清一色的年輕新銳將領。林弈不用趙佗等南海秦軍老將,其實還有他自己內心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他必須擁於一支真正聽命於自己的軍隊,方能在這亂世之中建功立業。

這支北伐軍團本身就脫胎於南海秦軍,而趙佗等老將在這些南海秦軍心中或多或少有些不小的威望。這些老將肯聽命於林弈的話,那還好說。可若是萬一起了爭執或者出現某些更壞的局麵,那很難說這十萬精銳的北伐軍團到底會站在哪一方。基於如此考慮,為了讓這支有些像是借腹生子的北伐軍團,真正做到脫胎換骨變成自己手裏所能依仗的強大武力,林弈不得不以大局為重做理由,將趙佗等老將排出在北伐軍團之外。

雖然對趙佗這些在建立北伐軍團之時立下不少功勞的老將們,心中有些愧疚,但為了日後生出隱患,林弈也隻好出此下策。安撫好那些氣咻咻離去的老將之後,林弈便下令召集所有北伐軍團的師團長級高級軍官,在臨塵秦軍幕府內部署了北上作戰計劃。

林弈的大略謀劃是,北伐軍團北上首戰以四個騎兵師為主力,采用秘密推進而後長途奔襲,在留守巴蜀的漢軍未反應過來之前,先行切斷其與隴西關中漢軍的所有聯係,而後再一舉攻占巴蜀兩地的重鎮。

其具體作戰計劃共分三步。第一步,全部四個騎兵師兼程疾進,越過橫浦關後,繞過雲夢澤,沿漢水穀地秘密進駐到漢水中遊的上庸地帶,在那裏集結待命等待後續的步兵師以及負責運送糧草的輜重部隊。

第二步,一旦陸續趕到的輜重部隊抵達指定地點,則優先給四個騎兵師完成糧草補給。而後,四個騎兵師兵分四路出擊。第一、第二兩個騎兵師分別掐斷南鄭、郇陽兩地通往北方的所有通道,攻占沿途所有的關隘,不許放走漢軍一兵一卒。第三、第四兩個騎兵師則分別突襲南鄭、郇陽兩城,若能一舉襲占則最好,若是不能,則先行圍困等待後續趕來的步兵師,以重兵攻克兩地。

第三步,攻占南鄭、郇陽兩處重鎮之後,第三、第四騎兵師負責圍剿巴蜀兩郡所有殘餘的漢軍餘部,所有步兵師則全部集結與南鄭北麵靠近大散嶺的山地,等待時機成熟,便越過大散關、陳倉關,進入隴西腹地。進入隴西之後,再視軍情製定下一步具體的作戰計劃。

“此戰重中之重,便是在於秘密進兵、四路奇兵同時發動突襲!”林弈布置完作戰計劃,收起手中那細長的竹竿,正色叮囑滿廳的師團長們道:“一旦越過五嶺,繞過雲夢澤,進入中原地帶,各部務必要保證行動的隱蔽,千萬不能輕易泄露出任何痕跡,以免引起漢軍或中原其他諸侯勢力的注意!請諸位務必謹記在心!”

“謹奉上將軍令!”滿廳的軍官們齊齊拱手嗨然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