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靈堂(1 / 2)

康熙五年初九,玄燁遵守了他對蒙古科爾沁親王的承諾,下旨冊封博爾濟吉特慧慧為慧妃,著禮部按妃子規格操辦下葬。

芳兒穿了一身素白的旗裝來到了慈仁宮的宮門外,抬首看著高高懸掛起的白綾布帶,又回想著除卻這慈仁宮以外的宮殿依舊是黃牆紅瓦,沒有絲毫的改變。不禁心歎了一口氣,縱然玄燁應承了又如何,慧慧得了這妃子的名號,身後榮耀可這身前呢。

人之一死一切都將化為塵土,什麼也帶不去,什麼都留在了塵世。看著人煙稀少的慈仁宮,不禁感歎世態炎涼,慧慧的為人處事當真是不得人心,一眾妃子連虛假的問候都省了去。

想著初定慧慧封號一事,玄燁那極為不重視的態度,芳兒猜想若不是有約在先,他是不願意處理此事,不然也就不會有直接將慧慧下葬之說了。若不是皇太後憐憫慧慧,念在她始終自幼在身側長大,便下了懿旨將慧慧的棺柩按在了慈仁宮。

拂手推去清月的上前扶持的手,芳兒舉步踏上慈仁宮的台階,一緩一步靠近那正殿之中的棺柩,皇太後端坐在紅樺木椅之上,紅著眼盯看著棺柩,說到底她還是心疼著慧慧。這一生她因為先帝順治爺的怨恨和反抗沒能生下一個孩子,縱然身為母儀天下的皇後卻倍感孤寂,長年在深宮也多虧慧慧在身側。較之皇太後,芳兒的身側有一個承祜確實幸福多了。

“臣妾參見皇額娘,還請皇額娘節哀。”芳兒福身緩緩行了個禮節,然後走至皇太後的身側,輕聲勸道:“臣妾知道皇額娘對慧妃的感情,那如同一個額娘對女兒一般,不是臣妾由幾句安慰的話可以勸解。臣妾可以明白皇額娘內心的感受,因為臣妾也曾經經曆過。”見皇太後側首投來疑惑的目光,芳兒緩緩說道:“臣妾年幼之時,額娘因病去世,當時臣妾還有阿瑪可以依靠,可後來阿瑪娶了二娘,有了弟弟,便逐漸不管芳臣妾了,自此臣妾便知道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像額娘一般無私對待臣妾的人了。”

芳兒說得極為簡單,甚至沒有表露出那種心痛和孤寂的神情,可皇太後還是能感受到,她可以想象一個小女孩站在一處看著原本屬於自己的阿瑪卻有了另外的妻子和孩子。那樣的心境該有多麼的悲涼。原來芳兒溫婉可人的背後還有這麼一段往事。著實是苦了這個孩子了。

“縱然慧慧有萬般多的不是,縱然她對哀家隻有利用和諂媚,可哀家對她還是有感情的。”皇太後幽幽的說道,“這孩子一輩子的願望就是坐上你的位子,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後娘娘,年幼的苦楚造成她認為身份權力是極為重要的東西,卻忘記了人最基本的感情。不得不說權力和名分是個害人的東西。”她握住芳兒纖細的玉手,細細的打量著芳兒,不由得承認道:“太皇太後的眼光是極好的,皇上的眼光也是極好的。你確實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適合做一個大清的皇後娘娘。”

“皇額娘誇獎了,臣妾隻是做好了自己的本份罷了。”芳兒淡淡的說道。其實若不是因為玄燁,她壓根就不想進宮當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後娘娘。轉身走至棺柩跟前,俯身一看,見慧慧毫無生氣的躺在棺柩之中,可那眉眼容顏卻依舊是那麼美麗。

轉眼將那一襲藍衣瞧在眼中,芳兒略已抬手示意,茗煙便端著一方托盤走上前來,托盤上放置的是一件亮麗精致的衣衫,布料上乘新穎,可見是剛製作。芳兒微微說道:“慧慧既然已經被皇上冊封為了慧妃,那便不該被人笑了去。臣妾這裏有一件嶄新的衣衫給慧妃換上,皇額娘同意嗎?”

皇太後有感芳兒的心善,輕輕瞧了下茗煙端著的衣袍,那是一件精致的鳳凰刺繡,芳兒此舉一是為了慧慧的顏麵,二是為了圓其皇後之夢吧。那鳳凰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穿的。但也有意外,皇太後不期然想起了董鄂妃。想當初董鄂氏身為皇貴妃的時候,先帝就將鳳袍料子給了她做衣衫,也幸得她去世之後追封了皇後,不然此事傳揚出去可真叫百姓取笑。噙著一抹淒涼的淡淡微笑,道:“皇後想的周到,就依了皇後吧。”

芳兒微微福禮算是代替慧慧向皇太後道謝了,然後便著人自茗煙手中接過那衣服,吩咐在慧慧出殯之際給她換上。

“一個死人竟然能得到皇後娘娘如此恩典當真是少見,不知道有朝一日臣妾去了,皇後娘娘能給臣妾一件鳳袍下葬麼?”殿門口傳來一陣奚落的聲音,當中透露著嘲諷,回首一看方知是僖貴人。

“臣妾參見太後娘娘,參見皇後娘娘。”僖貴人給皇太後和芳兒行了一個極為傲慢的禮,也不待皇太後或者芳兒一聲“平身”便自徑起來了,絲毫不將兩人看在眼中。不過她確有傲慢的資本,據說近些日子,她又重新獲得了玄燁的恩寵,恢複以往的神態也不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