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轎攆之上,芳兒安靜的看著書籍,聽見外頭一陣吵鬧,細聞那聲音竟是柔嘉歡快的呼喊,原來已經到了盛京。柔和的瞧了一眼已然安睡在側的承祜,嘴角微微勾出淺淺的笑容,當中的滿足感不言而喻。
纖手挑起一側的簾布,拱門的陰影覆上轎攆,頓時眼前暗了不少。芳兒曾經聽索尼講過,那是大清門,乃盛京宮殿的正門,又稱為午朝門,稍稍抬首打量了一番,綠剪邊黃琉璃瓦硬山頂,麵闊五間,中央三間為門道。門外左右為文德、武功兩座牌坊。路南有奏樂亭和東西朝房。
天命十年三月,太祖皇帝將都城遷移至此,同一年便在城中衛城中心部位偏東南角的位置修築宮殿;後來太宗皇帝繼位,用了五年的時間對盛京和皇宮進行了改造,太祖皇帝在其原來王府的基礎上修建了新的大內宮殿,並將原沿襲自城中衛城的十字形街道改為井字形街道,從而將皇宮置於城池的中央。
步下轎攆,芳兒彎身將承祜抱在懷中,見前頭太皇太後的轎攆已然落下,又瞧見蘇麻喇姑掀開了轎攆的幕簾,芳兒想要上前服侍卻發覺自己懷中抱著承祜,也就止步不前了,所幸阮雪已經伶俐的上前攙扶太皇太後了。
芳兒微微一笑,見四周不見玄燁的蹤影,便低聲問道:“皇上呢?”
小李子躬身答道:“剛進了大清門便有一眾官員上來稟告朝中事宜了。皇上心係國家大事,便領著額駙大人一道往崇政殿去了。至於公主,想好好瞧瞧盛京的風貌便自行策馬離去了。臨行前,皇上吩咐了,說後宮居住安排,皆有娘娘作主便是。”
芳兒微微頜首,心知玄燁勤政愛民的心思,因此也沒有說什麼。隻是舉步上前來至太皇太後身側,稍稍行了一個禮,“皇瑪嬤萬安。”見太皇太後頗有感觸的看著四周的一切,便笑著說道:“皇瑪嬤,舟車勞頓想必已經累了,不如先去清寧宮休息一會兒吧。”
太皇太後淡笑著搖首,欣喜芳兒的體貼,卻也不想讓一眾妃子為了她這個老婆子而耽擱了。這盛京,雖有不少的回憶,但她最美好的回憶卻一直停留在了草原之上。“不了,還是先安排眾人住下吧。”
阮雪與芳兒對看一件,嬌俏一笑,“老祖宗,您是長輩,您先說說您想住在哪裏?”
蘇麻喇姑瞧了眼若有所思的太皇太後,輕聲問著:“不如就永福宮吧,太皇太後對那兒也比較熟悉。”
永福宮就是她一輩子揮之不去的記憶了,就連陪伴她多年的蘇麻喇姑也如此認為。昔日居住永福宮,那是不得已而為之,今日若是還住在永福宮,那便是一個笑話了。
“哀家想跟姐姐好好說說話,就住關雎宮吧。”
芳兒見太皇太後對蘇麻喇姑提議居住永福宮有所抵觸之色,便想著讓太皇太後居住清寧宮,不想老祖宗自己提出居住關雎宮。既然如此,她也不便說什麼了。“老祖宗既然喜歡關雎宮那就請蘇嬤嬤將老祖宗的衣物搬至關雎宮去吧。”見蘇麻喇姑微微頜首,隨即吩咐身後的宮婢忙活起來,芳兒淺淺一笑,“關雎宮若有缺少之物,還請蘇嬤嬤直說,務必叫老祖宗住的舒心才是好的。”
“娘娘,放心,那是奴才的本份。”
趾麟宮名號顯貴,隨行的妃子中也隻有阮雪一人有資格居住趾麟宮了,因此芳兒微微側首輕喚一聲“清月”,在聞得清月應承之後,便吩咐道:“你著人將佟妃娘娘的衣物搬至趾麟宮。”見清月領命而去,芳兒抬眸對上阮雪,微微一笑道:“佟妃先行伴著老祖宗去關雎宮吧,待本宮辦妥一切事宜之後再去關雎宮給老祖宗請安。”
太皇太後微微頜首,算是默許了芳兒的舉止,見她抱著承祜 還要操心一切後宮事宜,便道:“哀家也許久不見承祜了,就讓蘇麻抱到關雎宮給哀家好好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