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田豐府上離開,諸葛瑾將留守在中京的臣子召集起來,簡單的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聽了一遍,後對眾人肯定了一番,之後便將顧雍、魯肅、張昭、張紘四人留下,其餘人逐漸散了。
“元皓如今的身體已經不能再勞累了,是以我決定,今後中京的政務,暫時由你們四人共同處理,你們四人拿不定主意的事情,由天堂報知前線我處,交給我來處理,你們看看,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沒有?”眾人散去,諸葛瑾也不再刻意去保持威嚴,這些日子不停趕路的困乏,頓時顯現了出來,如今已近不惑的年紀,雙鬢之上點點斑白,已經清晰可見,再加上他平日裏不是帶兵行軍打仗,就是埋頭處理政務,按理說其武藝已經臻至化境,本應該要比其他人看著年輕的,隻是如今看起來,卻要比那些同齡之人明顯蒼老不少。
“政務處理沒有問題,隻是在物資調配之上,有些事情,隻怕還是要麻煩田尚書的。”魯肅、顧雍二人相互對視一眼,兩人年歲略顯小了些,對於諸葛瑾忽然下達的命令,兩人心中有些摸不準,卻是不約而同的將諸葛瑾的意思理會成了以張昭、張紘二人為主,是以兩人都沒有開口,張昭見狀,隻能輕咳一聲,看了一眼張紘後,凝氣沉聲道。
都說越老越成精,雖然說著有些貶低的意思,不過兩人倒是看得明白,諸葛瑾如今分明是要將顧雍、魯肅兩人作為田豐的接班人培養著,對此兩人倒是沒有多大的意見,畢竟比起田豐,他們兩人也年輕不了幾歲,田豐的光環去後,兩人隻怕也是垂垂老矣。
不過,張昭之言,卻也不錯,早先田豐執掌戶部,雖然說政權體製是先進的,隻是田豐所行,大都還如早先沒有變革時相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是田豐一手處理的,而且那時的他們,基本上就沒有怎麼接觸過這些,這些日子中他們所麵對的困難,就足以說明了這一切。
其實體製變革之後,不隻是在戶部有著這樣的情況,其他幾部也是如此,這些年的適應,也隻是讓這些官員們與中原之地的百姓對此不再抗拒,其中最大的進展,還要數吏部上對官員選拔的變革已經逐漸的完善起來,而且在如今戰爭不斷的情況下,各個基層官員的不斷選拔、補充,更是讓吏部最先的圓潤起來,而其他,卻是在條件的所限下,繼續著“專製”的施行。
“事情若是不急切,你們就自己慢慢梳理,如果事情急需待解,而你們又處理不了,可以去尋元皓幫助。”諸葛瑾想了想,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畢竟他在中京呆著的時間不會太久,前麵的戰爭,更讓他放心不下,而且他很相信,依著四人的能力,相信很快就可以將戶部運作起來,對田豐,也不會有太大的負荷。
“陛下,洛陽處物資的運送基本沒有什麼問題,隻是雍州黃忠將軍處,一方麵隔著太行,道路阻隔難行,而另一方麵中間又隔著黃河,運送壓力很大啊,早先的物資基本都是自並州境內募集的,隻是如今,已經越來越難了,我等也曾商量過,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隻怕誤了時辰,誤了戰事。”前些日子,魯肅在接手了田豐的事物之後,麵對著對黃忠處物資的運送,就已經頭疼了良久,也沒少與眾人商量過,他們得出的結論,除了大量的、不間斷的運送之外,卻沒有一個好的主意,這樣的方法雖然說也還能用,卻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對目前需要兩線作戰的諸葛瑾軍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此事我已知曉,可還有其他難處,一並道了出來吧。”諸葛瑾對著魯肅點了點頭,而後眼神在四人身上掃過,神色漸漸變得嚴肅起來,四人初掌戶部,與他們早先隻是負責的一小部分相比,對私人來說確實陌生了許多,諸葛瑾這次回返中京,一者乃是為了看一下田豐,再者就是為了協調好他們幾人的工作,對於後勤,諸葛瑾絲毫不敢大意。
“有一事,卻需陛下定奪。”出言的,還是魯肅,顧雍的性子有些類似蔡邕,對於那些不是自己的事情可以說得上是漠不關心,此時的他,還沒有自原來的位置上進入到現在的職位。
“說來聽聽。”諸葛瑾臉上,露出一絲意動之色,在他想來,如今的戶部,四人除了業務的不熟悉之外,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的,魯肅之言,明顯將他的興趣調動了起來。
“官道,如今青徐兩州,官道通達,自定都中京之後,中京延至各地的官道也修築了起來,隻是這道路,在出了中京範圍之後,便再不通暢,天下十三州,今陛下已得其九,勢力自北向南,綿延幾千千裏,各州之間的官道通達,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說著說著,魯肅仿佛是進入到了一種狀態,口中微微停頓後,繼續說道:“官道通達,更利於各地之間的聯係的加強,利於陛下統治,再者,在遭遇戰事之時,通達的官道也更利於軍隊的後勤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