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目標大小,決定人生大小(1 / 3)

改變自己建立於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之上

一個人要能拚能贏,首先要能把明確的設計和夢想結合起來,因為這是行動的起點。沒有設計,就沒有動力,但這個設計必須是合理的,而且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合理地作出調整,放棄固執,輕鬆地走向成功。

改變你世界的一個主要方法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設計。明確的設計同積極的心態相結合是所有可觀的成就的起點。請記住,你的世界需要改變,你有能力選擇你的設計。羅伯特·克裏斯托福就具有明確的設計,現在讓我們看看他成功的故事吧。

羅伯特像許多孩子一樣,當他閱讀朱爾斯·奎因動人的幻想故事《80天周遊世界記》時,他的想像力被激發了。羅伯特告訴我們:“我過去花了許多時間去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夢想,直到我漸漸長大了,讀了兩本勵誌的書:《思考致富》和《信任的魔力》,我就變得更切實際了。”

“別人用80天環繞世界一周,現在我為什麼不能用80美元周遊世界呢?我相信如果我們有誠意和信心的話,任何一定的目的都是能夠達到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從我所處的地方出發,我就能到達我所想要到達的地方。”

“我想,別的一些人能夠在貨輪上工作而得以橫渡大西洋,再搭便車旅行全世界,我濰什麼就不能呢?”

於是羅伯特就從他的衣袋裏拿出自來水筆,在一張便條上列出了一個他可能要麵臨到的問題表,並記下解決每個問題的辦法。

現在,羅伯特·克裏斯托福是一位熟練的照相師了。當他最後作出了決定時,他就行動起來:

(1)與查爾斯·菲茲藥物公司簽訂一個合同,保證為它提供他所要旅行的國家的土壤樣品。

(2)獲得了一張國家駕照和一套地圖,以保證提供關於中東道路情況的報告作出回報。

(3)設法找到海員文件。

(4)獲得紐約公安部門開出的關於他犯罪記錄的證明。

(5)準備一個青年旅遊執行所的會籍。

(6)與一個貨運航空公司達成協議,該公司同意他搭飛機越過大西洋,隻要他答應拍攝照片供公司宣傳之用。當這個26歲的青年完成了上述設計時,他就在衣袋裏裝了80美元乘飛機離開了紐約市。他此行的目的是用80美元周遊世界。下麵是他的一些經曆:

(1)在加拿大的紐芬蘭島甘德城吃了早餐。他怎樣付餐費呢?他給廚房的炊事員照了相。他們都很高興。

(2)在愛爾蘭的珊龍市花480美元買了四條美國紙煙。那時在許多國家裏紙煙和紙幣作為交易的媒介物是同樣便利的。

(3)從巴黎到了維也納,費用是給司機一條紙煙。

(4)從維也納乘火車,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給列車員四包紙煙。

(5)乘公共汽車到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羅伯特給敘利亞的一位警察照了相,這位警察為此感到十分自豪,便命令一輛公共汽車免費為他服務。

(6)給伊拉克的特快運輸公司的經理和職員照了一張相。這使他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到了伊朗首都德黑蘭。

(7)在曼穀,一家極豪華的旅行社主人把他當國王一樣招待。因為羅伯特提供了那個主人所需要的信息———一個特殊地區的詳細情況和一套地圖。

(8)作為“飛行浪花”號輪船的一名水手,他從日本到了舊金山。

用80天周遊了世界嗎?不,羅伯特·克裏斯托福用84天周遊了世界。但他的確達到了目的———用80美元周遊世界。明確的設計激勵著羅伯特,從而使他達到了一個特殊的設計。

下麵我們再來看看這樣一則故事:有位哲學博士漫步於田野中沉思,發現水田當中新插的秧苗,竟是排列得如此整齊,猶如用尺丈量過一般。

他不禁好奇地問田中工作的老農,是如何辦到的。

老農忙著插秧,頭也不抬地回答,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

博士卷起褲管,喜孜孜地插完一排秧苗,結果竟是參差不齊,不忍卒睹。

他再次請教老農,如何能插一排筆直的秧苗,老農告訴他,在彎腰插秧的同時,眼光要盯住一樣東西,朝著那個目標前進,即可插出一列漂亮的秧苗。

博士依言而行,不料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彎曲的弧形,劃過半邊的水田。

他又虛心地請教老農,農夫不耐煩地問他:“你的眼光是否盯住一樣東西?”

博土答道:“是呀,我盯住那邊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啊!”

老農:“水牛邊走邊吃草,而秧苗也跟著移動,你想這個弧形是怎麼來的?”

博土恍然大悟。這次,他選定遠處的一棵大樹。

成功的果實如同田裏的阡陌。你願意擁有一片排列整齊的漂亮成果,抑或是參差不齊、扭曲歪斜的結果?

沒有大到不能完成的夢想,也沒有小到不值得設立的目標。

在開始您偉大誌業的起點,懂得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絕對是極其重要的。

沒有明確設計的人生,或設計不斷飄移的人生,所得到的成果正如博士所插的秧苗一般。

一個人隻有朝著確切的設計行動,才能把夢想化為實際,才能拚搏成功。

看得遠的人,

才能走得更遠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堅強的意誌力,還應該具有使意誌力趨於堅定的能力———發掘強項。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像永遠達不到沸點的水一樣,那麼靠著水的蒸汽來推動的火車也隻會停在原地。

一個有著堅強意誌力的人,便有創造的力量。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堅強的意誌,任何事情隻有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你是以怎樣的態度來應付困難的呢?當困難臨頭的時候,你感到慌亂或是恐懼嗎?是猶豫還是逃避呢?你麵對困難的時候,是否用推諉的態度呢?比如你會想“如果我能做的話,我一定做”,還是會以“試試看”的態度對付困難呢?而其實,人的意誌力有著極大的力量,它能克服一切困難,不論所經曆的時間有多長,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無堅不摧的意誌力終能幫助人達到成功的目的。

一個能控製自己意誌力的人,會具有推動社會的偉大力量。這種巨大的力量可以實現他的期待,達到他的設計。如果一個人的意誌力堅固得跟鑽石一樣,並以這種意誌力引導自己朝著設計前進,那麼所麵對的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遠大的設計,往往是一個人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它能使年輕人免掉種種試探與誘惑,而不至墮落到罪惡的深淵中去。如果你見到一個年輕人,他用斬釘截鐵的態度去實施他的設計,而絲毫沒有“如果”、“或者”、“但是”、“可能”的念頭,那麼這樣的年輕人,一定會免掉種種誘惑,將來也必定會獲得成功。

凡有明確設計、並能照著既定程序去做的人,便能堅定自己性格上的勇氣與力量,而這種勇氣和力量足以支撐他的成功。

人人都應該去爭取理想的自由,因為隻有自由地張揚自己的理想,才能創造出宏大、完美的成就。如果一個人不去爭取理想的自由,不以實現最高人生目的為要務,那麼不論他多麼盡心盡職,多麼發奮努力,他的一生也不會有大的成功。沒有控製意誌力的力量,便沒有持之以恒的恒心,也就沒有發明與創造的可能性。有許多年輕人最初很熱心於他們自己的事業,但是往往就在一夜之間,竟然會放棄自己原有的事業,而去進行別的事業。他們常常在懷疑著,自己是否處在恰當的位置上?他們的才能怎樣加以利用會最有價值?有時麵對困難,他們會感到灰心,甚至是沮喪,或者當他們聽了某人成功了某項事業,他們便開始埋怨自己,為何自己不也去做同樣的事業。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一個人經常放棄他一貫期待的設計,他就決不會成為一個成功者。從一個人所做的事業中,可以看出他真正的氣質。每當有年輕人來找我商量,要不要變換他所從事的事業。每當有年輕人來找我商量,要不要變換他所從事的職業時,我總覺得他很可憐,覺得他的中心意誌還沒有確立起來,他的事業還與他的天性不合,否則,他是決不會如此的。

要使自己的生命具有特殊意義,要與眾不同,就要做適合自己強項的事情。無論曆時多麼久遠,無論要麵臨多少艱難曲折,決不可放棄成功的希望和誌向。

敢於走到一個

你不曾預期的地方

夢想是能拚能贏者激發生活的原動力,因為在他們看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但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你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追求的是另一個夢想呢?

這是可能發生的。一個夢想常常會引導出另一個夢想,你必須允許自己轉變。我們都聽說過某個人在某個領域內達到巔峰之後,繼續在另一個似乎完全不相關的夢想上追求另一個高峰。我們覺得這樣做很棒,同時我希望你也能接受這種轉變,因為我們認為他既然能成就這個夢想,那麼他很可能也會在另一個夢想上有出色的表現。

假如一個大公司經理級的人才,決定轉行自己經營一份小生意、或一間家庭式旅館呢?無論他決定做什麼,都很可能成功。

假如一位領有執照的會計師,決定從事神職工作?或者一名牧師想做技工?如果這真是他們衷心企盼的事情,那麼我的建議是:做出改變的決定。

現在的生涯、眼前的工作,不見得就比下一個好。成功的定義與方向在於你想要什麼,而這個願望隨時可能改變,因此你對成功的定義也可能會有所不同。

同時,你必須認清一件事:你可以比你想像中擁有更多選擇。人們常常陷入抉擇的困擾中,誤以為自己隻有A、B、C三種選擇、或僅能在自己所想的選項中做出決定。但事實上,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有無數的選擇,包括我們未曾想過、或從來沒有人想到過的各種可能性。

在你追求夢想的路上,你可能會無意中發現一個機會,突然間它就呈現在你的麵前,你接不接受呢?先評估它,就像你麵臨其他選擇時所做的一樣,這倒底適不適合你、是不是你真心想要的,或隻是路途上的一個阻礙。無論如何,你有權選擇。正如你勇敢追求夢想一樣,你應該敞開心胸、接受各種可能,不要錯過更新、更好的夢想。

那麼,你該如何辨別這個新設計究竟是個潛在的危機,還是一個值得追求的新方向呢?檢查一下你對它的企圖心有多強烈?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它是不是此刻你在生命中最渴求的事情呢?這個新的夢想能持續多久?他會不會增長、還是幾天之後就會消失的一個念頭呢?你對這個夢想看得比上一個更清楚嗎?接著再客觀地審視這個設計。它是不是符合你對自我以及你與生俱來的使命的認知?它是否違背了你所信仰的真理?如果這個新的夢想和你的價值觀背道而馳,那麼這個夢想也不會長久。給你的夢想一點時間,它可能會有新的發展。夢想和設計都需要時間慢慢培養。如果你能讓夢想自由發展,給它更多的空間,它就更有可能帶領你走到一個你不曾預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