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現在為止,這是你為何“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你想獲得成功,如果你根本不想成功,就無所謂了。也許還可以這樣說:假如你想把你的右胳膊鍛煉得十分強壯而有力。那麼,你應該用它來做最辛苦的工作。一旦你長期的不使用它,而是讓它好好地休養,它不但不會強壯,而且還會變得虛弱,無力,甚至會萎縮。
一個人身處逆境,艱苦奮鬥,便能產生力量,這是大自然永恒不變的一項法則。那麼,倘若你做的工作遠比你所獲得的報酬更多、更好,那麼,你不僅表現了你樂於提供服務的美德,也因此發展了一種超常的技巧與能力,你將對你能夠非常輕鬆地勝任工作而心神愉快,進而會產生足夠的力量和勇氣,讓自己擺脫一切不利的生活環境,你將無往而不勝。因此“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的美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現在依然失敗,但是你覺得你已經盡力最大的努力,而且你覺得你是應該能夠成功的,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還缺少一種“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的品德。
不計報酬而報酬更多
一件非常不起眼的事也可能會讓一個人得到晉升,希爾就有過一個這樣的經曆。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那天是星期六,一位律師走進了希爾的辦公室,問拿破侖·希爾到哪兒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臨時幫一下忙,因為他有些工作必須在當天完成。
於是拿破侖·希爾在那個周六的下午,他放棄了球賽,提供了一次服務。
拿破侖·希爾沒有責任放棄他周六下午,然而——那是他的特權。
而且,那是一項有益的特權,因為它不但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收入,並且為自己帶來一項比以前更為重要的職位。
相信失中有得
在拿破侖·希爾的印象中,某公司總是失信於人,盜用他人的構思,改進了設計,提高了效益卻沒有付給他分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緣起是這樣的:新公司的建立者原是某公司的一機要人員,因為與上司之間有隔閡,後來辭職。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創辦了一公司。因為拿破侖·希爾為老板的設計非常卓越,獲得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因此他拿比原來高出幾倍的報酬,請拿破侖·希爾與他合作。這份意外的收入不僅彌補了他的損失,而且盈餘很多。
馬歇爾·菲爾德是那一時代有頭腦的商業巨頭。屹立在芝加哥最繁華大街上的“菲爾德大百貨公司”是他傑出成就的象征。
有位顧客在菲爾德百貨公司購買了一件昂貴的絲質上衣,一直未穿,保存完好。兩年後她把這件上衣作為禮物送給了她的侄女。她的侄女因為上衣頗多,因此想換一件需要的物品。於是把上衣退還給菲爾德公司,而換了另一件物品。由於服裝每年都不一樣,兩年前購買的上衣款式已經落伍,但菲爾德公司還是很樂意地允許拿它和其他商品交換。
菲爾德公司收回了這件上衣,更重要的是沒有絲毫怨言地收回了這件上衣。當然菲爾德公司完全有理由拒絕收回這件拖延了很久的上衣。但這種收回上衣的做法,比不收回有更大的現實意義。
這件上衣原價為六十美元,而兩年後收回隻能以低得可憐的價錢出售。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菲爾德公司不但不會有絲毫的損失而且它將由此獲得無法估量的無形的好處。這是一種從長遠的效益上考慮的思維方法。
把這件上衣退回去的那位婦女,心中很明白她並沒有權利要求退換商品。正因如此菲爾德百公司給了她這種無權獲得的商品後,相當於爭取到了包括這位婦女在內的一批顧客。因為這位婦女會象電台一樣把她在菲爾德公司獲得的這種待遇向周圍的人群宣傳開來。因此公司的知名度大幅上升。
一連好幾天,這件事都是她談話的主題。這個等於免費的廣播員讓菲爾德公司獲得了最好的廣告效果。如果菲爾德公司花錢做廣告要花上比上衣多幾倍的費用,也可能達不到這個效果。
愛默生說過“因和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密不可分的。因為‘果’早就醞釀在‘因’中,目的存在於手段之前,果實則包含在種子中。”
幾年前,拿破侖·希爾,應一所著名院校校長的邀請前去做演說。拿破侖·希爾在演說中花了絕大部分的時間,盡了最大的努力強調“任勞任怨,不計勞酬”的關鍵性。
演說結束後,這家神學院的院長和秘書,邀請拿破侖·希爾共進晚餐。在用餐中這位秘書向院長說道:“我剛剛發現這位先生是幹什麼的,他自己是站在世界的最前端,但是他的做法是先協助他人站在世界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