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你創建企業或是開辦公司的時候,你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籌集資金計劃,否則,一切都是白費力氣。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購置資產、支付日益增加的員工薪水、購買更多的生產原材料以及維持日常營運開銷,同時還得給予客戶更多的信用融資,這些過程都需要資金的融通。良好的融資能力對企業的直接影響是增加了企業低成本融得資金的數量的多少。
良好的融資能力還會間接地促進企業的贏利。這一點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第一,增加可用的資金數量,並努力使利用資金的成本達到最小;第二,企業有了充足的可用資金,創業者才會抓住有利的商業機會。
通常情況下,兩個類似的企業進行競爭的過程中,往往是采用新技術的企業會占上風。這一點已經為創業的曆史所證明。但新技術及其所需要的設備往往一次性的投資較大,融資能力弱的企業往往不具備這樣的籌集資金能力。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強大的資金實力往往帶來了規模經濟。
投資股票市場的老手都知道,要炒股票,一定不能借錢炒股,因為你用借來的錢炒股票,你的心態會發生變化;其二,你借別人的錢來炒股票,如果股票目前正在上漲,而如果債主來討債,你隻能將手中正在上漲的股票賣掉;如果你的股票深度套牢,明明是在最低的位置上,而債主來討債,你也隻能將其賣掉。正是這兩個原因,你操作時的心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創業也是一樣的道理。
一般的說來,創業者資金籌措的方式和渠道不外乎有這麼幾種:自有資金,向親友借貸,銀行貸款。創業的資金最好是自己所有的,即通過自己的儲蓄中或將自己的動產不動產轉化成現金來籌集資金。這是風險最低、在實現自己個人的創業美夢時壓力最小的一種最不痛苦的方式。因為創業資金來源於自己,你自己的經營的過程中心態會比較正常,不會像使用借貸來的資金而患得患失。成功了則證明自己的才幹,失敗了的話也會反省到自己的缺點,不再會為此而承擔其他的壓力和痛苦。但是,我們卻要看到,一般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資金來創業的情況非常少見,因為要創業所需要的資金相對較大,哪怕是小型的創業,也不是我們個人的資金能夠承受得了的。所以,必須向別人或者銀行借貸,采用借雞生蛋的方法。這就需要創業者對自己的心態一定要把握得當,否則,錯誤的心態會使你常常做出錯誤的選擇和決策。
籌集資金是創業準備階段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有的創業活動隻有在具備充足資金的情況下才能運作。
在創業初期,具備十分充足資金的人恐怕是很少。一般來說,都是先籌集部分資金使公司運轉起來,然後再滾雪球似的發展事業。由於經營事業的規模和種類不同,所以在開設公司時所需要的資金數量也有差異。有必要考慮以下幾點:①啟動資金:直到公司正式營業為止的一切費用;②主要營業所的設備費用:租借店鋪費、設備費、消費品費;③采購資金:從其他公司買進商品的資金;④工人工資:在雇用工人的情況下,要準備出三個月的工資;⑤生活費:自己的工資(基本生活費)也要留出三個月的;⑥經營費:通過計算,確定實現一個月的銷售目標需要多少經營費。
以上把公司開始運營時所需費用估算了一下,支出很多,但卻沒有收入。資金不夠時必須去借,這時最重要的是找擔保人。說句很明白的話,國民金融公庫和銀行,對剛開業的公司通常很冷淡,從他們那根本借不出錢來。
隻有經過自己一年的艱苦奮鬥,才能使周圍的人對你的成績認可,那時,你就有可能從上述機關籌措到資金了。另外,如確有個人資產作保,在提供了詳細的還款計劃後,也能從國民金融機構借到錢。還有要以擔保商會的名義貸款,如果沒有銀行裏的熟人推薦或商會人的擔保,各種手續也是很繁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