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守時的習慣造就輝煌(1)(2 / 3)

富蘭克林冷靜地回答:“是的,可是如今我在此事上耽誤的時間的價值要遠超過1.5美元。”

這個男子沒有再作聲,他默默地把錢放在櫃台上,拿起書離開了書店。從富蘭克林這位深諳時間價值的書店主人身上,他明白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價值的道理。

浪費時間的人隨處可見,因為他們不懂得時間的真正價值。

美國造幣廠坐落於費城,在處理金粉的車間的地板上有一個木製的格子。每次清掃地板這個格就被拿了起來,隨之裏麵細小的金粉被收集了起來。日積月累,每年可以因此節約上萬美元。事實上,這樣的“格子”每個成功人士都擁有。它的作用就是收集和利用那些零碎時間,那些常人不大注意的點點滴滴的時間,那些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時間。那些不期而至的假日,兩項工作安排之間的間隙,等著咖啡煮好的半個小時,等候某位不守時人士的閑暇時間等等都被他們如獲至寶地加以利用,而利用這點滴時間所取得的業績,足以令那些不懂得這一秘密的人目瞪口呆。

埃利胡·布裏特說:“材料的日積月累、思想火花的不斷撞擊和對真理的不斷辨析等所有我已經完成的、準備完成的或者是想要完成的工作,都跟蟻丘的形成一樣,是經過或即將經過沉重緩慢、單調乏味、持之以恒的積累過程的。那麼我最崇高也是最熱切的願望就是能夠把那些被稱之為瞬間的點點滴滴而又無比珍貴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為美國的年輕人樹立一個榜樣。”

內德·伯克的兄弟在聽了他在國會的一次演講後說:“我一直在疑惑,內德怎麼集中了我們家庭的所有天賦與才智,現在我明白了,在我們玩耍的時候,他仍舊在堅持學習。”

時間如同我們的一位喬裝打扮的朋友每天都如約到來,在它無形的手上攜帶著無價的禮物。但是,如果我們不利用它,那麼它就會悄無聲息地溜走。就像大海接受針尖上的一滴水,我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河流裏,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曾經有過這樣一句睿智的話語:“丟掉的健康可以通過飲食的節製和醫療保健來改善;忘掉的知識可以通過臥薪嚐膽、勤奮努力而複歸;喪失的財富可以通過厲兵秣馬、東山再起而賺回;而惟有我們的時間,流失了就永不再回,無可追尋。”每一個濕潤清爽的黎明,伴著東方初升的那一輪旭日,新的禮物又來了。但是,如果我們沒能接受那些昨天和前天的禮物,那麼我們欣賞和利用今天的能力也將逐漸萎縮、退化,直至我們完全喪失了這種能力。

守時能使你從平凡中脫穎而出

我們在家中聽到的最普通也是頻率較高的一句話是:“噢,隻5到10分鍾就到吃飯時間了,什麼事都幹不了。”但實際上,有多少身處逆境、命運多舛的孩子,充分利用了這些為我們許多人輕易浪費的時間,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人生和事業的豐碑。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利用我們虛擲的時光,那麼我們完全有可能成為出類拔萃的偉大人物。

馬莉恩·哈倫德能夠精打細算地利用好每分每秒,因此她能夠取得非同凡響的成就。作為一個繁忙的母親,她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操持家務,然而繁忙工作中的任何一點閑暇,她都用來構思和創作她的小說和新聞報道。終其一生,她盡管成就卓著,但也受到各種各樣的消極幹擾,而這種幹擾完全可能使得許多婦女在瑣碎的家庭職責之外毫無作為,但正由於她超常的毅力和分秒必爭的態度,使她最終從平凡中脫穎而出。

同樣有著繁重家務負擔的家庭主婦哈麗特·斯托夫人也是在那樣條件下完成了那部家喻戶曉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類似的例子還有朗費羅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好的10分鍾時間翻譯《地獄》,他的這個習慣一直堅持了若幹年,直到這部巨著翻譯完成為止。比徹在每天等待開飯的短暫時間裏讀完了曆史學家弗勞德長達12卷的《英國史》。

石匠休·密勒有義務賺錢養家糊口,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時間都積攢起來,用來閱讀科學書籍。最終,他根據自己與石頭打交道的親身經曆撰寫了一部充滿智慧和才氣的大著作。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曾經在東印度公司當小職員,他的許多傳世之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失樂園》的作者彌爾頓是一位教師,同時還兼任聯邦秘書和攝政官秘書。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刻意注重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珍惜分秒,堅持苦讀。伽利略是一個外科醫生,他以專心致誌的態度和常人少有的勤勉擠出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充分利用分秒的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和研究,從而為後人留下了豐碩的成果。德·格裏斯夫人後來成了法蘭西王後的密友,但當她在等待給公主上課之前,她就把時間用於創作,日積月累,她竟然寫出了好幾部充滿吸引力的著作。蘇格蘭著名詩人彭斯的許多最優秀的詩歌,是他在一個農場上勞動時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