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保持健康的身心(5)(2 / 2)

有一次,他到紐約某紀念陣亡將士的醫院去探望一位女士的時候,她趁丈夫離開病房時對麥爾頓講述了她是一名癌症患者,並表示她毫不懷疑她會痊愈的,僅僅是她的丈夫往往非常悲觀,擔心她活不得了。她丈夫態度消極,老是向壞的方麵想。她問麥爾頓先生能否想出辦法幫助她丈夫建立創造性健康的想法。她要他從心裏麵看她是個健康的人,不要把她看成是癌症的犧牲者或是他即將失去妻子。這是因為這位女士確信,她丈夫不會失去她,她還不打算離開這個世界。

說到這裏,或許會有人認為她頭腦不清楚,說瞎話,但是她的確有強烈的信心和堅定的想法,由於她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事實是如此。幾個星期以後,一位充滿活力的女士來看我,她問我還記得她嗎?我如何會忘記她呢?她的信心讓我印象深刻,我告訴她說,她看起來很不錯。“啊!我當然很好,我相信我一定會很健康。”她十分快樂地說著話。這以後我又見到過她好多次,她還是很健康,氣色也很不錯。你看,這不又是一個信心和正確的想法能幫助治療疾病的例子嗎?

一個人隻有采取了很多行動才能長期保持朝氣蓬勃。

其中一項是要從心智思想中把所有陳舊、疲弱、衰亡、沒精打采和不快樂、不積極的想法徹底清除掉。有位名叫薩位·喬登的醫生說,倘若每人每天都能給自己來個心智上的清除,那麼,我們的診所便會減少前來應診的人數。

記得有一次,麥爾頓先生和另外三個人在紐約共同坐一輛計程車,由於那天天氣很不錯,因此麥爾頓上了車就對司機讚道:“今天天氣真好,不是嗎?”

可是司機卻喃喃道:“現在天氣好又怎樣,但天黑前會下雨的,甚至會有雪,”

他還說了別的一些消極的話,也許是因為在車上的其他人都叫麥爾頓“醫生”,因此那位司機便索性扭過頭來,想做個免費的治療。

他說:“醫生,為什麼我的背一直在痛?”

麥爾頓有些驚奇的樣子,回答他:“哦?象你這樣年齡的人應該不會有背痛的毛病的,你大約30多歲,是吧?”

這位司機痛苦地回答:“對,我今年37歲,可是我不但背痛,而且渾身都疼。由於我胃不好,所以也吃不好,我可真覺得不舒服,你認為我有什麼毛病嗎?”

當麥爾頓告訴那位司機他是得了心理硬化症時,那位司機感到難以言傳的恐慌。這個詞語對他來說陌生、可怕:“這是什麼病?它有什麼可怕或者神秘的症狀?”

他連忙問。他過去隻聽到血管硬化症之類的疾病,萬萬沒想到心理也有硬化的時候,麥爾頓向他解釋:“你知不知道血管硬化症?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血管硬化,要知道,它是很不容易治的。”

“血管硬化症和心理硬化症難道有任何聯係嗎?”麥爾頓的解釋倒把司機搞蒙了。

“當然,他們的症狀應該有類似之處。隻不過它們一個是有形的,一個是無形的。無形的東西更難被發現。它比有形的更為嚴重。”

“而且”,麥爾頓不停地對他說:“你的心理硬化症是較為嚴重的那種,從我坐上你的車我就注意到了。”

司機的手不由自主地哆嗦起來,他問麥爾頓:“我該如何做呢?”

“別擔心!”麥爾頓回答說,“象你這種病人並不需要醫生的治療,而是需要心理方麵的醫生,我正是如此的人。”

最後,他說:“你最好抽時間,當然越快越好,到我的辦公室來,我們能夠給你相應的治療。”

麥爾頓給了那位司機一張名片,那位司機如獲至寶。“別擔心!”

麥爾頓又重新說了一遍:“我們一定幫你治好。”

最後那位司機果真得到了麥爾頓博士的治療,他通過本書所說的定律,靠自己奮鬥清除了病態的心理。

染上生理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出現病態。成千上萬的人自己讓自己病倒,他們缺乏健康的心理狀態。罪魁禍首是他們自己的心理,解決的方法非常簡單,肯定自己,不要忽視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散發出青春的活力。用愛代替全部的怨恨,從愛出發,戰勝一切,回到愛的身邊。去愛每一個人,並且努力讓所有人愛你,用積極的態度修身養性,拋去自卑,堅持信念。竭盡全力保持和培養健康的身心,走出困境。

約翰·柏吉夫人不乏一個成功的例子,她在拿破侖·希爾的指導下,戰勝舊的自我,最終從生活的煩惱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