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知不覺過去了,冬天悄悄來到了柳家村,小草枯萎了,小花不敢抬頭,鬆樹伯伯還挺直腰幹站在那裏。冬天真冷呀!北風呼呼的吹起來,把樹葉都吹落了,隻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人們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手套和帽子。一場冬雪過後,地上像鋪著白白的棉花,小樹們都換上了潔白的新衣服。頑皮的小朋友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玩得可開心了。
這是他在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冬天,想著柳貝兒突然間有點傷感了,轉眼間都快一年了,不僅建了新房還找著了愛人。
冬天一般沒什麼事情都是在家裏窩著,冬天的時候柳貝兒窩在暖暖的炕上不舍得起來,冬天養肥肉的時候,一般都睡到九點十點才起床,兩人就去廚房忙活,就想吃帶湯的,就做了一個鴨子蘿卜湯柳睿殺鴨拔毛,柳貝兒準備把之前醃好的酸蘿卜拿出來切小塊,鴨子斬塊洗淨,入涼水鍋水開口,撈出,洗去表麵的血汙,控水備用,將焯過水的鴨子和薑片,一起入鍋,然後加入開水,放入少許白酒,上爐子大火燒開後,撇去上麵的浮沫,然後轉小火一個半小時,放入酸蘿卜、凍豆腐、蘑菇後再半個小時即可。煮湯的時候還烤了幾個地瓜,把之前定製的小爐子搬到臥室,床旁的木桌拉近靠床,把爐子放在木桌上,把廚房的餘碳放在爐子裏,小鍋放在爐上一邊溫煮一邊趁熱吃,還調了調料蘸著吃,醬油加之前的辣椒醬,熱乎乎的超好吃,湯很鮮,帶著酸菜的微酸口感,刺激味蕾,坐在暖呼呼的屋子裏享受著美食,真好。兩人想著明天要不把其中一隻豬宰了做一些臘腸臘肉,吃過飯後,錢麼麼帶著針線之類的來找柳貝兒聊天,這屋裏暖呼呼的,不用蓋很多被子和穿很多層衣服,明年他們也要做這種炕,
很快就要過年了,該去鎮上買些過年用的物品,套上家裏的牛車去了鎮上,買了蠟燭、紙錢、紙元寶等東西用來祭祖,還買了紅紙用來寫對聯和剪紙畫等,買了香料和調味料,到時候用家裏的石磨磨成粉醃肉去腥。
大年三十那天,兩人寅時左右的時候就起床了,柳貝兒早早的燒開水,殺雞拔毛,一條兩斤的魚去鱗去肚,大鍋裏再加入水燒開加入薑片和整隻雞煮半個小時,魚用薑片和香粉鹽醃入味用油煎,而且不能破皮。柳睿用舊房的大鍋燒水,宰了一頭豬去毛,豬血和豬腸等下水都留著,切了一大塊五花肉用來祭祖,直接煮熟就好,再把豬頭切了給村裏祭祠堂,煮了六個雞蛋,用紅紙浸水把表皮擦成紅色,辰時的時候擺桌拜祖先、燒紙錢完後,就可以了。然後兩人把雞肉熱了切塊,蘸醬料,魚肉再回鍋煎了,五花肉加辣椒切片爆炒,吃過飯後,便要製作臘腸了。將豬肉(肥和瘦的比例是3:7)切成肉條,肉條約1厘米寬,3厘米長,鹽、幹辣椒磨成粉加入之前買的香料磨成的粉,按比例配製和白酒將所有調料放進切好的肉條中,拌勻,醃製12—24小時。將腸衣清洗幹淨,將洗好的腸衣晾幹待用。等肉醃製好以後,就可以開始灌香腸了,將腸衣的一頭套在自製的鐵片圈,另一頭打結,使灌入的肉不會漏,然後將醃好的肉一塊塊地從鐵片圈中灌入腸衣,灌入腸衣的肉要用手不停地往下趕,使其充滿腸衣,這個過程比較費事,如果有灌香腸的工具會省事一些。當腸衣快灌滿時,要用筷子將肉條推入腸衣內,保證腸衣的上下都飽滿,最後將腸衣打結密封。等整根香腸灌滿以後,用尖尖的細棍在香腸表麵紮一些小孔,以利於通氣,然後用線將其分段,大約15厘米一段,每段之間用線紮緊,一定要紮緊啊,不然煮的時候香腸容易散。分好段的香腸就算基本完成了,將其晾曬在背陰通風的地方,一周以後就可以食用了,香腸如果晾曬在室外的話,晚上一定要將其收回室內,避免露水打濕香腸。吃的時候取適量香腸,用水煮熟切片即可食用,也可以炒菜等等。有條件的話,用柏樹枝將香腸熏過味道會更好,具體做法是,在香腸晾3—5天後,將香腸懸掛在一個密封的容器內(比如大鐵桶),桶下麵生火,將柏樹枝葉(還可以放一些幹橘皮)放入桶底,加熱以後的柏樹枝冒煙,用柏樹枝的煙熏香腸,熏一天即可,熏好的香腸或者臘肉會特別香,將其晾曬使煙火氣稍散即可食用,他們照錢麼麼教的方法做的。肥瘦分層的五花肉也抹上調料和臘腸一樣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