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今的華國想踢球的話相比過去已經容易很多了。
華國聯賽剛開始職業化改革的那幾年,聯賽是非常的紅火。當時剛剛開放沒多久的人民群眾還沒太多的娛樂活動,因此足球聯賽一出家那真是熱情如火,每輪比賽場場觀眾爆滿,各支球隊、各個球員們廣受追捧,地方政府出台各種優惠政策進行支持本地足球,企業們辦俱樂部也是熱情高漲,各種大投入、高額獎金、巨額轉會費更是層出不窮。這一切都導致了球員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成為了華國最高薪的一個群體,也因此吸引了無數青少年投身足校,希望長大以後可以成為既風光又有錢的足球明星。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無數的足球學校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特別是有閻王爺之稱的閻主席當上足協主席之後,拋出建一所足校獎勵100萬的政策,更是助推了這股虛火。
在足校最多的高峰時期,全國各地竟然建起了4000多所足球學校。其實當時全國哪有那麼多足球教練?各種隨便拉個練田徑的人就來當足球教練的不正規足校遍地開花,很多連場地都沒有的皮包學校,成立的目的就是騙取那100萬的獎金。
這麼些個學校,哪怕每個學校隻有10個學生,這也是4萬職業球員。在足球聯賽最發達的英格蘭,擁有多達20級的足球聯賽,近千隻球隊,要一下子吸收這4萬球員也是絕不可能的,何況是隻有不到50隻球隊和不到2000職業球員的華國聯賽呢?
因此沒有幾年,這些皮包學校大批倒閉,很多學生交了巨額學費卻打了水漂,想回頭上學又耽誤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功課是怎麼也補不回來了,最後高考失敗隻能出來當保安和農民工打工生活。特別是有些家庭是借了重債來學足球,被騙之後走投無路自殺的,鋌而走險的層出不窮。
此外,有這麼多人學踢球,那麼哪些人最終能夠進入職業聯賽成為職業球員呢?要知道以華國聯賽的容量,每年也隻能吸不到200人參加職業比賽,這麼多學球的少年,該如何挑選合格的球員呢?
這個時候各俱樂部教練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他們掌握了挑選球員的生殺大權,成為了富得流油的一幫人。要知道這麼多人來踢球,除了少數非常突出的天才以外,其他大部分人的水平都是相差不多的。而誰上場比賽,誰做替補或者幹脆連名單都不進,都是由教練說了算的。既然大家水平差不多,那麼教練怎麼選人呢?當然是誰給教練錢多誰上場了。你說你天賦異稟是絕世天才?沒錢給連上場比賽的機會都沒有,再天才又有什麼用?
當然作為教練也不能一個人私吞,還是要上交給俱樂部相當一部分的。而且這種行為很多都是俱樂部的官方行為,是俱樂部創收的一種方法。
也不是所有教練都是隻看錢說話的,華國這麼大也是有少數那麼幾個真心實意搞足球的人,對一些天才照顧有加的。不過對於那些不那麼天才的球員,在水平相當的情況下,照顧一下比較會做人的那一個,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如此一來,在學校學球要交錢,上場比賽要交錢,想進職業隊也要交錢,培養一個球員出來,花費要100萬都不止,普通家庭哪裏能夠承受如此高的花費?球員的職業生命又隻有十年多年,誰又能保證到時候能把這100萬賺回來?
投入產出的風險如此之大,再加上華國聯賽假球、黑哨、球場暴力層出不窮,華國國家隊成績又每況愈下,各種負麵新聞不斷,社會上對足球的狂熱漸漸降溫,企業對球隊投入逐漸減少,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紛紛取消,聯賽的讚助費轉播費廣告費又不斷下降,各個球隊的欠薪醜聞不斷,種種負麵消息影響了社會上對球員們的整體看法。因此幾年下來,大家對足球的熱情漸漸熄滅,到現在沒多少人願意自己的孩子學踢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