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最後,我對自己說:你睡吧,漢裏,如果你除了等死之外沒有什麼別的指望了,不如好好利用你剩下的這一點時間。你一直想在死以前環遊世界,如果你現在還想這樣的話,隻有立刻去做了。”
“於是,我對那幾位醫生說,我要去環遊世界,我自己會一天洗兩次胃。他們聽後,都大吃一驚。他們根本不相信我會這樣做,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這種事。他們警告我說,如果我開始環遊世界,我就隻有葬在海裏了,‘不,我不會的。’我意誌堅定地說:我已經答應過我的親友,我要葬在在尼布雷斯卡州我們老家的墓園裏,所以我打算把我的棺材隨身帶著。”
“我去買了一口棺材,把它運上船,然後和輪船公司協商好:萬一我去世的話,就把我的屍體放在冷凍艙裏,一直到回到老家的時候。我開始踏上旅程,心裏隻想著奧瑪開儼的一首詩:”
“啊,在我們零落為泥之前,
豈能辜負,不拚作一生歡,
物化為泥,永寂黃泉下,
沒酒、沒弦、沒歌伎,而且沒明天。”
“我在洛杉磯上了亞當斯總統號船,向東方航行。沒過多久,我就覺得好多了,漸漸地不再吃藥,也不再洗胃。又過了一段時間,我能吃下食物了——甚至包括許多奇奇怪怪的當地食品和調味品。這些都是醫生說我吃了一定會送命的。”
“幾個禮拜過去之後,我甚至可以抽長長的黑雪茄,喝幾杯老酒。多年來我從來沒有這樣享受過。我們在印度洋上碰到季節風,在太平洋上遇到台風。這種事情就隻因為害怕,也會讓人躺進棺材裏的,可是我卻從這次冒險中得到很大的樂趣。”
“我在船上和他們玩遊戲、唱歌、交新朋友,晚上聊天到半夜。亞當斯總統號到了中國和印度之後,我發現我回去之後要料理的私事,跟在東方所見到的貧窮與饑餓比起來,簡直象是天堂跟地獄之比。我中止了所有無聊的擔憂,覺得非常的舒服。回到美國之後,我的體重增加到90磅,幾乎完全忘記我曾患過胃潰瘍。我這一生中從沒有覺得這麼舒服。此後一天也沒有再病過。”
很顯然,艾爾·漢裏在下意識裏應用了威利·卡瑞爾征服憂慮的辦法。
“首先,我問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答案是:死亡。”
“接下來,我讓自己準備好接受死亡。我不得不如此,因為別無其他的選擇,幾個醫生都說我沒有希望了。”
“最後,我想辦法改善這種情況。辦法很簡單,盡量享受我所剩下的這一點點時間,不再為任何事擔驚受怕。”他繼續說道,“如果我上船之後還繼續憂慮下去,毫無疑問的,我一定會如醫生所預料的那樣——躺在我的棺材裏完成這次旅行。可是我放鬆下來,忘了所有的麻煩。這樣我心態平和、樂觀,使我產生了新的活力,救了我的性命。”
所以,如果你有擔憂的問題,就應用威利·卡瑞萬靈公式,進行下麵三件事情——
第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第二,如果你必須接受的話,就準備接受它;
第三,很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怎樣醫治心理疾病
近代世界醫學認為健康的人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同時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在評價身體健康時往往有一定的標準,同樣,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標準。以下七方麵是評估心理健康的標準。
適應能力
對環境(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的普遍規律。固然,人並不隻是被動地適應,而要在實踐中能動地改造環境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但畢竟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活環境、工作性質、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個體內環境等。人的一生中,內外環境是在不斷變化的,有的變化還很大。但人們對環境的變化往往無力控製,所以被動的適應和主動的適應,都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