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中國曆代友誼典故(4)(1 / 3)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誌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張飛原來是殺豬賣肉的。這年的一天,他殺了一頭豬,怕一時賣不完,會變臭變壞,老張雖是個莽人,卻不是那種無良奸商,心想把肉放在哪好呢?想來井水較涼,於是就把一扇豬肉吊到門口的井裏了。為了怕別人順手牽羊拿去,又在井口上蓋了塊千斤大石。眼看“萬失無一”了,倒覺得沒啥意思了,於是乎便在石板上寫上一行大字:“誰能揭開石板,可拿走好肉一刀!”——白吃老張的豬肉,這可是頭一回!隨後張飛就拿了另一扇豬肉,遊鄉叫賣去了。

這時候,從南邊的大路上過來一條漢子,推著一輛獨輪小車,車上裝著兩布袋綠豆,徑直走到了井邊停下,想喝點涼水,一看有口井,結果被大石頭蓋上了,這氣就不打一處來,心想:這誰家的孩子,這麼不懂事,幹嘛把石頭蓋在井上呢?——原來這位老兄不識字的!想著就上前把石塊搬開了,完了就去提那井裏的繩,提著提著,提出一扇豬肉來。嘿,這井裏怎麼會有新鮮豬肉叻,還有一把快刀!這時大漢才看到石塊上有字,——合著還是識字的!二話沒說,手起刀落,割下一刀好肉,放在車上,推起車,吱吱呀呀直奔大路就走了。

張飛的老婆正在大門口那做著針線活,把這一切全都看在眼裏了,想阻止他吧,又覺丈夫留了話在大石上,不好開口,便招呼道:“好漢,請留下姓名!”“關羽。”大漢指指自己的紅臉,又指指齊胸的長須,說:“我就在涿州觀音街的糧食市上,有事找我,一定不會錯的。”

張飛回來以後,老婆一五一十地對他說了經過。嘿,張飛這氣!叫道:“白叫人拿走我一刀肉,還讓我丟人現眼,欺人太甚!我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待我去找他算賬去!”

他飛奔進了涿州城,沿著觀音街,這頭看到那頭,果然見有個紅臉長須的大漢,麵前放著兩袋綠豆。就是他了!張飛瞪大環眼,出語帶剌:“喂,你這綠豆能吃嗎?”——你說哪有這麼向人買東西的!哪有綠豆不能吃的呢,不能吃還賣嗎?一聽就知道是找碴兒來的。關羽強壓住氣,說:“我賣的綠豆從來都是上等貨色,您自己仔細看看吧!”

張飛伸手插入布袋,抓住一把綠豆,用力一攥,立刻綠豆成了豆粉。掏出來,攤開手放在關羽的麵前,嘲笑說:“把綠豆粉當綠豆賣,騙子!”

關羽心頭火起,指責他不該弄碎自己的綠豆,張飛卻不肯認賬,還非說關羽賣豆粉,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吵開了,看熱鬧的人越圍越多,誰也不知道這兩人誰的話屬實。這時候,張飛也急了,抓起一把綠豆套著關羽臉上撒來,道:“想要臉,就別吃我的肉;想白吃我的肉,就別要臉了!”

關羽一聽頓時明白了:敢情!這是那刀豬肉的主人。哦,有人能吃了你的豬肉,你不樂意了,就跑來鬥事。哼,咱老關也不是什麼好鳥,想當年,縣官我都敢殺,還怕了你了?跟著兩人就打了起來。這下好,整個觀音街,從東打到西,又從西打到東,把個街市打得東倒西歪,七葷八素。這位說了,怎麼沒人勸架拉架呢?啊?這話問的——就像動物園裏兩隻老虎打架為什麼沒人勸架呢?——他……他……他要有人敢呢!這二位身體重,武藝好,力氣大,一步一拳,三步一腳,很快就把整條街夯的比石板還要結實。

這時候過來一個賣草鞋的,大聲勸架說:“住手,你兩小子,敢在我地頭上打架生事,翻天了是嗎?有什麼過不去的都可坐下來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