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忠聽了這句話也聽了三十多年,每次二舅都是這麼的給舅母開脫的,他對此也早已習以為常了。哎!誰讓人家是長輩呢?他不能頂撞啊!
“二舅,沒事的。”蘇繡忠勉強的衝張福笑笑,而後伸手說道:“別站在外麵了,咱們進屋吧!”
張王氏在張富那裏吃了癟,翻了個白眼後,就那樣大搖大擺的走進蘇家的大門。而她身後看到這一切的眾人,則是無奈又無語的搖了搖頭。
“繡忠啊……”見到蘇繡忠臉上的尷尬,一位老婦人出聲喚了他。
蘇繡忠轉身看去,就見蘇繡昌和蘇繡明左右攙扶著自己的姑奶朝他走了過來。
“姑奶,二弟,三弟……”他迎了過去,卻不知此時此刻要說些什麼。
“哥,沒事的。你那位二舅母我們又不是第一天認識,她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清楚,不會在意她說的那些話的。你放心,不用解釋。”蘇繡昌適時的開口,安慰蘇繡忠道。
“就是,大哥,你別在意她說的話。日子是怎麼自己過的,跟別人又有多大關係?今兒是同哥兒大喜的日子,咱不能因為別人的兩句話,攪散了好心情。”蘇繡明也開口說道。
柳蘇氏見他們哥仨沒有因為這事彼此之間隔閡,滿意的點點頭。她們蘇家的晚輩,依舊是那樣的團結有愛。
“繡昌繡明說的好,自家過好自家的日子,別人愛說什麼就讓她們說去,咱不往心裏去。”柳蘇氏笑的滿臉褶皺,和藹的插話進來,“走吧,咱們也進去了,這好久都沒回娘家了,都想念你們奶奶了。”
聽到柳蘇氏這話,蘇繡忠哥仨就把剛剛的事情拋到腦後去了,急忙攙扶著她走進大門。邊走邊不忘叮囑:“姑奶,您慢慢走,不著急。奶奶住在內院裏,您要是累了,咱們就停下來歇一會兒。”
“好,知道了……”
眾人慢慢的往裏走,順便欣賞欣賞蘇家這新蓋的大房子。
這一路走來,還別說,真是讓他們歎為觀止。他們都是平常的鄉村百姓家,家家戶戶住的房屋普遍都是土胚房,好一點的家裏也就是個青磚瓦房;他們何時有看過這等精心設計的幾進幾院的宅子?
這恐怕就是那地主老爺家的宅院了吧?!
此時眾人心中都不約而同冒出這樣想法。
“嗯,這院子好啊!不僅大,還寬敞漂亮,房屋也足夠多,適合你們這樣的大家庭。”柳蘇氏從宅院看出,現在自己娘家生活狀況真如他們所說好了不少,這讓她心裏很是開心。
“嗯,對啊!就是因為家裏人多,所以才蓋這樣類型的。姑奶以後要沒什麼事兒了,就常回家來住幾天。”蘇繡明一邊攙著老婦人,一邊說道。
“嗬嗬,好啊,好啊!”柳蘇氏連連點頭應下。
“呦,大舅爺二舅爺三舅爺,你們回來啦?小的這就去內院通報一聲,省得老太太擔心。”這時一名秦府的小廝見他們一眾人的歸來,很是喜悅的往裏麵跑去通報了。
而蘇繡忠等人,此時也跨過了第一道垂花門,進入前院中。這裏是中午擺宴席的地方,整個院子上方都用氈布搭起了遮陽棚,為了中午大家在這裏吃飯不被風吹日曬。院子兩邊各自井然有序的排放著三排桌椅板凳,每張桌麵上都放有茶水、瓜子花生和喜糖。順著中間空出來的小過道往裏走,便是進入中院的垂花門了,此時正有一眾小廝婢女在裏裏外外的忙碌著。
“姑奶,您累了嗎?要不咱們在這裏歇一會兒吧?”蘇繡忠怕柳蘇氏年紀大了,走這麼遠的路太累,就提議在前院這裏休息一下;反正這裏桌椅板凳夠多,還有茶水備著,他們一群人也能解解渴。
“嗯,好。那就歇一歇吧!”柳蘇氏點了點頭,留著蘇繡昌和蘇繡明的攙扶,來到一張靠近中間過道的桌子前坐下,“哎!這上歲數了,就是不如年輕的時候,剛走這麼一點兒的路,就走不動了。”
“小姑說的哪兒的話?您老的身體多硬朗啊!像我家老爺子老太太似的,比您還小呢,現在都下不了床了,您這哪叫不中用啊?”說話的是跟他們同坐一桌的一名婦人,她是去蘇老太爺和柳蘇氏的某一位近親侄女,為人性格爽朗,從小就跟她這位堂姑較好,所以現在聽到柳蘇氏說這話,急忙忙的開口說些好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