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與嶽父嶽母的感情,首先就要好好愛他們的女兒,這也是他們最在意的問題所在。看著自己的女兒多一份愛,看著自己女兒幸福的笑容,老人也會開心,不自覺地就會對女婿增加一份情感。其次就是要尊重他們,就如同尊重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建立在互相尊重的關係之上。尤其是在遇到分歧的時候,需要跟他們好好協商,了解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能夠做到合理解決。當然,這也是需要一定的智慧的。一定不要在嶽父嶽母麵前表現出對自己父母的偏愛。
除此之外,還要做到:
1.要勤快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現在一個家庭一般隻有一個孩子,尤其是單女兒家庭,人家把女兒嫁給你,你一定要盡到“半個兒”的責任。平時以及逢年過節要多到嶽母家那兒替他們做做家務,尤其是嶽父嶽母上了年紀幹不動的活,要盡量包下來,使他們感到離不了你。
2.要夫妻和睦恩愛
“丈母娘為了女兒疼女婿”。小兩口如果不和睦,不恩愛,整日家務矛盾不斷,甚至搞分居,鬧離婚。這樣的女婿丈母娘要是喜歡才怪呢!
3.要做“順毛驢”
老丈人、丈母娘年紀大了,思想觀念可能還是老一套,老腦筋接受新事物可能慢一些,說話行事跟不上形式,有時也可能說錯話,辦錯事(當然不是原則性問題)。這時乖巧懂事的女婿不會當場揭穿,或者當時就戧著老人說話,硬來糾正。而是事後在適當時機予以引導,或事後忘卻。
4.要利用“時空美”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時間和空間產生美。人們常說的“小別勝新婚”,實際上就是指夫妻間的時空美。女婿與嶽父母間的時空美,可以理解為雙方在時間和空間上保持適當的距離(在一起生活者除外)。就是說,女婿到嶽父母家,或是嶽父母到女婿家,有事的時候可去得多一些,反之應該少一些。但是要注意不能走極端。“趕不走”和“請不來”都不好。
5.要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麵
文學曆史、天文地理,不求精通,但需廣泛涉獵。一個人知識麵寬泛,講出話來才能有根有據,有板有眼,使人百聽不厭。尤其是同老年人(包括嶽父母)思想溝通,要找準話題的切入點,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共同語言,沒有真才實學是辦不到的。
6.要學有專長
或接人待物,或琴棋書畫,或生產技術,或領導才能,等等。能有一技之長,又興趣愛好廣泛,自然能博得嶽父母的歡心。
7.要有孝心
要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麵關心體貼老人(尤其是對上了年紀的嶽父母)。要做到經常親自前往探望老人,陪其聊聊天,散散心,使其心情舒暢。若是工作忙碌無時間,不要緊,現在通訊如此發達,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也可以。同時,當其經濟遇到困難時,要力所能及給予幫助。平時可根據嶽父母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合的禮物饋贈。大家要注意,選擇禮品的種類很重要。一般而言,吃的不如穿的,穿的不如用的,用的最好是延年益壽的(如體育健身用品)。禮物選擇對路,對於增進雙方感情,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實生活中,好女婿大有人在。他們對自己的嶽父嶽母投入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投入了真摯的感情,也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名聲。我們來聽一下這些女婿的故事。
古語說:“好女婿勝過半個兒。”而我這個女婿勝過一個好兒子,我的女婿張成玉用他的行動對這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
兒媳真不能當“別人”
很多剛結婚的女人,到婆家之後很不習慣。處處要小心,處處要謹慎,完全沒有在自己父母家裏那麼隨便。所以,很多人都對婆家有一種陌生感,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客人,以至於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新的生活。但是,要知道,將來的人生,你是要在這個家裏度過的。所以,要想有一個幸福的生活,就要對這個家投入真實的情感,而不是還把自己當成嫁人了,就意味著擁有兩個家。一個娘家,一個婆家。兩個家同樣重要,不能偏頗。然而,現實中不偏頗的很少,多是重娘家輕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