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一生中最需要感激的,應該是那位激起我們對生命、生活熱情的人。是他們讓我們忘卻了一切煩惱,真正地去享受生命的燦爛與美麗、成功的喜悅與榮耀。
8歲那年,卡拉斯的媽媽因病離開了她摯愛的丈夫和兒子,卡拉斯的爸爸為了忘卻失去愛妻的痛苦,他帶著幼小的卡拉斯離開了家鄉,搬到了溫哥華郊區的羅夫布鎮定居。
那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小鎮,卡拉斯一眼就愛上了它,因為在小鎮的盡頭有一片美麗的楓樹林。
卡拉斯喜歡拉手風琴,於是他每天都要帶著心愛的手風琴到楓樹林裏演奏。幾年以後,卡拉斯的琴技日漸提高,他和爸爸在這裏生活得很愉快。
但是不幸再次將臨到這對父子身上。鄰居家的液化氣爆炸,卡拉斯的聽覺神經被嚴重損壞,僅能維持極其微弱的聽力。
傷心過後,爸爸不得不將他送到了聾啞學校,因為他想讓兒子早日從陰影裏走出來,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醫生說,由於卡拉斯年紀還小,如果不多使用手語,他的語言能力會因為聽力的喪失而逐漸下降。因此,爸爸每天都逼著卡拉斯用手語和唇語跟他進行交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卡拉斯進步得很快,已經能跟聾啞學校的孩子們熟練交流了。楓樹林裏又傳來了優美的手風琴聲。每天傍晚都能看見一個瘦小的男孩歪著腦袋,認真地彈琴。
看到兒子漸漸地適應這種特殊的生活,爸爸也感到很欣慰。每天他都會和以前一樣端坐在一旁欣賞兒子的琴聲。並在兒子演奏結束後,他都會用手語和唇語以及甜美的微笑和熱情的擁抱,給予兒子鼓勵。
可是由於卡拉斯的聽力很有限,他幾乎聽不到那些美妙的旋律,隻能聽到很輕的“嗡嗡”聲。漸漸地,他開始失去信心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手風琴充滿熱情了,隨之心情也越來越糟。
爸爸發現了兒子的變化,看兒子如此痛苦,他也感到很傷心,但是他很清楚,要讓兒子重新建立信心,就必須恢複他對生活的熱情。可是這卻很難,因為卡拉斯已經有半個月沒有碰他心愛的手風琴了。
一天,爸爸用手語對卡拉斯“說”:“孩子,盡管你的聽力有限,不能完全聽清楚自己的琴聲,但你可以用心去感覺,你要用對生命的熱情去與你微弱的聽力抗衡!隻有你對生活還充滿熱情,那麼一切困難都不算什麼!”
爸爸的話又激起了卡拉斯對未來的信心,從那以後,他不再悲觀,而是更刻苦地練琴,他要用心去捕獲最美的聲音。爸爸還特意為特錄製了磁帶。
卡拉斯發現,隻要自己演奏較長的樂曲,有時磁帶到了該翻麵時,可爸爸還是看著他一動不動。卡拉斯提醒爸爸,爸爸忙說抱歉,說自己是聽得太入迷了而忘了時間。後來隻要錄音,爸爸都會戴上手表提醒自己。
終於,在加拿大的一次少年手風琴的比賽上,卡拉斯以他精湛的技藝和對生命的熱情贏得了所有評委和觀眾的掌聲,獲得了金獎。而當人們得知他幾乎失聰時,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更值得高興的是,卡拉斯的聽力問題也受到了醫學界的關注。經過溫哥華多位知名專家的聯合會診,他們認為通過手術,還有可能恢複部分聽力。手術很成功,醫生說再戴上人造耳蝸,卡拉斯的聽覺與常人基本上沒什麼不同了。
在戴上耳蝸的那天,卡拉斯表現得異常興奮,他用手語告訴爸爸:“從現在起,我要學習用口說話,你不必再用手語和唇語跟我交流了。”他甚至激動地拉起手風琴,用結結巴巴的聲音說:“爸爸,我能聽見琴聲了,多麼美的聲音啊!你想聽什麼曲子,讓我給你拉一曲?”
但是奇怪的是,爸爸似乎根本沒有聽見他的話,隻是微笑地看著他,保持著沉默。卡拉斯又結結巴巴地問:“爸爸,你怎麼不說話啊?”
正在這時,一位醫生走了進來,她告訴卡拉斯,他的爸爸早已完全失聰!卡拉斯不敢相信,用手語問了爸爸,爸爸很尷尬地告訴了他真相:原來,在那次爆炸事故的中損壞聽覺神經的不隻是他,還有他的爸爸,隻是為了不讓卡拉斯更加絕望,爸爸才一直瞞著他。
卡拉斯抱著爸爸痛哭起來。
父子倆再次來到楓樹林,伴著柔柔的和風,卡拉斯為爸爸拉起了手風琴。他知道,爸爸一定聽得到自己的琴聲,因為是他教兒子要用心去感受,是他告訴自己隻有對生命充滿熱情,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