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人人在鬼門關上走了遭,好在此地離少室山不遠,開明雖保住了性命,但遍體破潰,幾乎不成人形,幸得少林寺用秘藥救治,過了小半年才粗粗恢複容貌,但依舊留下許多疤痕。
這倒是小事,他是帶著疑問來少林寺的,因急著將心事訴諸於無智方丈。無智想了想,從地下拾起一塊小石子,放在掌心裏問:“這是什麼?”
開明:“石頭。”
無智將石子拋向半空,自然落下,掉在泥土中,“這又是什麼?”
開明:“還是石頭。”
無智複撿起來,遠遠扔入放生池中,“現在呢,它又變成了什麼?”
開明摸腦袋:“還是……石頭吧。”
無智緊接著問:“同是這塊石頭,在手裏、天空、水中,有什麼區別嗎?”
開明嗔目結舌,曉得無智方丈此話暗含禪機,卻一時無言以對。忽聽旁邊樹上傳來一聲:“哪有什麼分別,無論在哪裏,都是石頭罷了。”
答話之人正是小七子。這小子留在寺內治療肩傷,因嫌飲食寡淡,正猴在樹上掏鳥蛋,聽二人對話良久,嫌開明太過木訥,有些不耐,不覺衝口而出。
無智一聽,頗為驚異,於是便問他:“依你看來,為何沒有分別呢?”
小七子眨眨眼,不假思索地道:“你認為有分別就有分別,我認為沒有就是沒有!”
須知少林寺乃北方禪宗的“定門之首”,禪宗講究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幻,自身的法性卻是如如不動的,所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原先無智方丈隻知這孩子力鬥惡鬼,智救開明和慧心,無外機敏勇敢、膽大心細而已,想不到根器如此敏利,當下甚是歡喜,又轉頭向開明道:“你心不寧,是因為有分別心啊!劍譜中雲‘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愛欲’,是要你將世俗心、分別心放下,隻有放下心來,方能煩惱盡去,證得不生不滅之大道。”
這一句話終於使開明豁然洞廓:是啊,佛家道家、廬山劍法和
天遁劍法又有何區別呢,區別隻在於你自己的心罷了。開明於言下大悟,回去後一心一意參研呂祖留下的天遁劍法,廣招學僧門徒,將廬山派一脈發揚光大。
這裏無智問小七子:“好孩子,你願意留在少林寺嗎?”小七子來了句:“留與不留,有啥分別嗎?”這話回得倒令無智怔住了,半晌哈哈大笑,也不再理他,自去了。
第二日當家僧福緣來報,說小七子已自覺隨寺裏眾僧一道勞作了,無智頻頻點頭,說這孩子甚有悟性,吩咐先觀察一段時間,再給他找個得道高僧,好好授法。
這天輪到達摩院首座福居值夜,轉到後山習武場,見一個小小身影正摸爬滾打,原以為是某個武僧在練功,看了半天,卻不認識,原來小七子尚未落發剃度,連沙彌都不是,難怪福居不識得。
福居以為是小孩子半夜皮猴玩鬧,無心多看了兩眼,隻見他先蹲馬步,平出右拳,似模似樣地比劃了一招“羅漢伏虎”,接著雙手垂下,擺出個“引渡眾生”,迅疾轉身踢腿,微嘿一聲,左掌向下切,卻是金剛掌中的一式“烈焰如來”,右手五指卻在腦後一拂,模仿十八羅漢中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的動作,此招名為“耳根清淨”,依舊是羅漢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