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葉思文把監督官員的權利交給了人民,在大明的縣級以上行政單位,都設有鄉紳督導組,督導組的成員一般由當地有名望的人擔任,他們的責任是監督官員是否有違法違紀行為,監督官員實施的政令是否正確,監督官員的平行是否端正,隻要官員有一點做得不好,鄉紳督導組就可以向山東巡撫衙門上書,要求撤免當地官員的權利。
這一政策可把山東的一幹官員坑慘了,以前都是官員氣壓老百姓,現在老百姓整天把當官的盯著,隻要稍微出一點錯,立刻有被罷免的危險,幾十年的努力有可能一朝化為烏有,為了能讓自己的官位穩當,山東的官員隻得處處答應當地百姓的合理要求。
當然,也存在鄉紳督導團和官員互相勾結欺壓善良的現象,但是很明顯這些人打錯了算盤,俗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隻要鄉紳督導團敢和當地的官員互相勾結,群眾也有向巡撫衙門上書的權利,巡撫衙門一經查實,必將嚴懲不貸。
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人,誰對他們好,他們記得,誰對他們差,他們也記得,葉思文的政策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老百姓自然把他視為大恩人,自然會自發前來迎接大勝而歸的葉思文。
在老百姓們期盼的眼神中,葉思文乘坐的郵船終於靠岸,葉思文帶著妻兒,在虎牙大隊的保衛下,緩緩的走上了碼頭。
“虎威侯,虎威侯……”
老百姓等待許久,終於見到了葉思文,所有人立刻沸騰了,紛紛瘋狂的大喊著葉思文的爵位,碼頭上雖然人潮洶湧,但是老百姓都自發的站在路的兩邊,給葉思文等人讓出一條道路。
現在山東的老百姓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教養的老百姓,隻要不是傻子,山東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去讀過山東巡撫衙門免費開設的夜校,他們上過學,能識文斷字,能看懂報紙,懂得很多道理,葉思文開民智的政策已經初見成效。
葉思文帶著宋嬌、愛麗絲、葉子海三人走在碼頭上,坦然的接受著老百姓的歡迎,葉思文不停的向周圍的老百姓揮手致意,親熱的和治下的老百姓打著招呼。
看著熱情的山東老百姓,愛麗絲讚道:“親愛的文,你在民間的威信真是太高了,你看你一回來,這麼多老百姓自發前來迎接你,要知道,我們西牛賀洲的國王出巡,很多老百姓都避之不及,更不要說迎接了。”
聽了愛麗絲的話,葉思文臉色一變,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低調一點,這個場景若是讓朱由檢看見了,難免朱由檢又生出其他的心思。
葉思文悄悄的給愛麗絲說:“愛麗絲,為了我們大家的安全,以後可千萬不要這樣說了!看來我們以後得低調點了。”
“為什麼?”愛麗絲不解的問。
葉思文苦笑,道:“愛麗絲,你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子,自然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說到底,我隻是一個大明的臣子罷了,還有,你現在在大明,不是在西牛賀洲。”
“我明白了!為了大家的安全,我會處處小心的。”愛麗絲點點頭,她也是一個有政治智慧的人,自然明白功高震主是怎麼一回事。
正當葉思文和愛麗絲有些鬱悶的時候,一個蒼勁有力的聲音在他們的對麵響起:“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侯爺,請滿飲此杯!”
葉思文抬眼望去,隻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家站在路中間,手中捧著一大碗酒,在老人家的身後,還有兩個壯漢,抬著一塊用紅布遮住的匾額。
葉思文知道,這是山東民間歡迎凱旋將士的儀式,他快步上前,二話不說,接過老人家手中的大酒碗,一飲而盡!
“好!”
見葉思文如此氣魄,周圍的百姓都爆發出一陣叫好聲。
葉思文將酒碗遞給隨從,向老者行禮,道:“謝衍聖公的酒!”
葉思文眼前這位仙風道骨的老者,正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孫孔尚賢,世襲衍聖公,加封太子太保,可謂山東最有名望的人,他能親自來迎接葉思文,足以證明葉思文在山東人民心中的地位。
孔尚賢淡淡一笑,道:“侯爺不必多禮,本公還得在此謝侯爺興教化之功呢!”
“那都是本侯應該做的!”葉思文謙虛的說。
孔尚賢淡淡一笑,轉身,一把將匾額上的紅布扯下,紅布落下,匾額上“揚威海外”四個金字在陽關下煜煜生輝。
(自此,老葉的南洋之旅正式結束,請大家關注本書下一卷:安內,且看葉侯爺手握重兵,平定宇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