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寶山公墓(1 / 2)

夜幕深沉,四野寂靜無聲,天空也早已繁星點點,無月。

空寂的寶山之巔,此時端坐著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青年身穿深藍色運動坎肩,一動不動,不知在此坐了多久。

隻見其雙腿交疊,兩手掌心朝上置於雙膝上,雙目緊閉,口鼻間的呼吸聲異常均勻沉穩,仿佛已經熟睡。

而距離青年身後十幾米遠處,則是一片蔓延向下近百米的坡地,坡地上鱗次櫛比矗立著一座座形狀各異的石碑,石碑上隱約有些許看不清的文字。而石碑後麵則是高逾一米,直徑近兩米的圓形土堆,借著微弱星光細看,此處赫然是一片公共墓地。

在這空寂的微光夜晚,青年隻身一人坐在成片的墓地中,此情此景,多少讓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了。

但從青年已經安然熟睡的樣子來看,其壓根沒把身周的墓地當回事,反而怡然享受,這在一般人看來,青年已經被劃分到膽大之人的行列了。

估摸是午夜十二點時,一座座墳頭上忽然湧出若幹星星點點,逃逸到周圍的空氣當中,彌漫至墓地上方兩三米處,彙聚成一片淡白霧海,星星點點中,卻似與高空星光遙相呼應,閃爍不已起來。

這時,似乎已經熟睡的青年忽然眉梢微顫,似有所感,他雙眼未開,口中一聲低喝,兩手拇指與中指輕觸,一道無形的微弱吸力從體內悄然卷出。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隻見霧海受到這股微弱吸力的影響,從邊沿漫伸出一條手指粗細的細流,緩緩向青年所在蔓延而去,不出幾個呼吸,便將青年籠罩在白霧之下。

青年心中大喜,雙手意橋緊掐,口中輕誦幾句莫名咒語,身周吸力突增,霧海受其所感,延伸出的細流隨之增加兩股,將青年瞬間裹成直徑近兩米的巨繭。

青年名叫吳剛,是寶山下十裏外雲溪小學一名新到教師。他剛剛大學畢業,對整個未來充滿著好奇與未知,本想好好表現贏得領導的重視,卻因整理陳舊圖書時偶然發現一本線狀古書,無意開啟了自己的玄道大門。

他已經依照古書修行近一個月,才參悟出在陰氣極重的墓地來修煉玄法,果然不出數日,導氣入體第一步的引靈,初步成功了。

引靈初成,吳剛不敢怠慢,兩手無名指連忙搭中拇指,隻見體外霧繭一顫,開始緩慢的鑽入青年體內,整個霧狀巨繭一陣翻湧,氣勢蓬**來。

隨著吳剛對靈氣的吸納,巨繭的體積外形逐漸縮小起來,但吳剛意橋不斷,遠處墓地上空霧海延伸出的三道細流源源不斷,使霧繭最終維持在直徑一米的大小,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

時間緩緩流逝,吳剛的呼吸開始變得粗重起來,胸膛起伏如同風箱,豆大的汗珠在額頭浮現。

依照線狀古書記載,初次納靈會在丹田處形成氣海,儲存吸納而來的靈氣,同時要利用氣海中的靈氣導入頭顱泥丸宮,覺醒沉眠的真一之神,從而初次獲得靈識,這一過程緩慢而重要非凡,是初次修煉成功與否的標誌。

而吳剛此時正處於覺醒真一之神的關鍵時刻,隨著靈氣導入泥丸宮,他已感到頭腦脹痛,胸口氣鬱至極,隱隱已經到了他所能忍受的極限。

如此約莫兩個小時後,巨繭忽然猛然一顫後,接著如同水球一般潰散四溢而去,化作稀薄的星點消失不見,墓地的霧海也有所感應的一個翻湧,瞬間消弭在空氣之中。

巨繭消失,青年有些狼狽的身影顯露了出來。

隻見吳剛此時趴伏在地麵上,胸口劇烈的喘息著,滿身濕漉漉的,猶如剛從水裏爬出的水鬼,但他眉梢上卻帶著笑容,大口一張,猛然發出一聲長嘯。

“終於成功了。”吳剛重新端坐,隨意的抹去滿臉的汗水,強壓心頭的激動,低頭看了看自己濕漉漉的樣子,苦笑了一聲便毫不在意了。

待氣息平複,吳剛目光卻是一凝,望向整個天地的西方。

就在剛才,真一之神被覺醒的一刻,他的靈識如同久困牢籠的猛龍,忽然衝天而起,高空一個盤旋後又猛然回歸入泥丸宮,時間雖然短暫,卻也令吳剛在瞬間俯瞰了整個天地,感應到了常態無法感應到的事物。

靈識出體,吳剛看到的世界是灰暗的一片,但這灰暗的世界中,東南西北的四方世界中,由遠及近到處都有無數的光芒,猶如無數的火苗般閃爍著奇異的光亮,將著灰暗世界照射了詭秘非常。

這些火苗大小不一,或細如柳絲,高不過數寸,或粗如山嶽,高不見頂,但唯獨西方天地間光亮衝天,且連綿無盡,根本無法計算他的粗細,可謂磅礴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