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山海快走幾步,追上了吳中元,還沒來得及埋怨,後麵傳來了李先生的聲音,“小海,小吳,別急著走,留下吃晚飯。”
對於李先生的挽留,宛山海很意外,而吳中元則很為難,他之所以為難是因為李先生突然留他吃晚飯,無疑是想跟他把事情的始末和盤托出,但他卻並沒有把握在知道了實情之後處理好這件事情。
李先生既然挽留,宛山海就拉著吳中元又回去了,說是吃晚飯,其實現在根本就沒到飯點兒,李先生和吳中元又坐回了亭下,而宛山海則又去附近散步去了。
“小吳,這件事情有些複雜……”
不等李先生說完,吳中元就打斷了他的話,“李老板,有些事情就算我知道了真相,也不一定能處理好。”
聽了吳中元的話,李先生讚許點頭,這年頭兒都是有一說十,像吳中元這種有一說一的人已經不多了。
李先生每次思考,都會拿起茶壺為吳中元倒茶,這次也不例外,他在趁機斟酌要不要在吳中元知道了實情也不一定能處理的情況下,仍然對他說出實情。
很快,李先生的思考就有了結果,“當年幫忙選址的那個人已經找不到了,如果這個鈴鐺真有問題,隻能麻煩你幫忙解下來了。”
吳中元習慣性的想要點頭,但他忍住了,這時候點頭,會被李先生誤會他答應了。
“我也隻能試試,至於能不能解下來我一點把握都沒有,”吳中元實話實話,“另外,別的細節我沒必要知道,但這個人幫你選址的動機我得知道,是你花錢請他幫忙,還是他欠你人情主動幫忙?”
“都不是,”李先生搖了搖頭,“是交換,他看上了我手裏的東西。”
吳中元沒問是什麼東西,因為那跟這件事情無關,他關心的是對方出手的動機,如果這個人欠了李先生的人情,那他絕不會害李先生。如果是李先生花錢請對方幫忙,這個人應該也不會不負責任不顧後果,畢竟拿了李先生的錢。但李先生和這個人的關係很一般,對方隻是想要他家的一件東西,這就有可能幹出殺雞取卵的事情。
“他選的那塊墳地離這兒遠不遠?”吳中元問道。
“開車半個小時。”李先生說道。
“走吧,去看看。”吳中元站了起來。
李先生早有此意,跟李太太知會了一聲,又跟宛山海打了聲招呼,讓他留在這裏,晚些時候一起出去吃晚飯。
李先生有好幾部車,可能是考慮要走山路,便選了一輛吉普車,出了市區之後往南走,十幾公裏之後,拐道向東,進入山區。
自山中圈繞了五六裏,李先生停下了車,抬手東指,“就在那裏。”
吳中元循著李先生所指,看到了那處位於水潭北岸的孤墳,這處水潭不是天然的水潭,而是開山采石挖出來的大坑,水潭周圍全是碎石,北麵是被挖空一半的山體,原本裸露在外的石頭山體被人為的潑灑了大量的綠色油漆。
“這裏什麼時候停工的?”吳中元問道。
“應該有十幾年了,”李先生說道,“國家重視環保不讓挖山取石,采石場就關了。”
“為什麼要潑上綠油漆?”吳中元不解。
“前幾年有領導下來視察,要從這西麵的公路路過,擔心光禿禿的被領導看見,就連夜塗上了綠色。”李先生說道。
“下葬的時候,這處水潭就已經在了?”吳中元指著下方的水潭,這時候是傍晚五點多,天色已經開始暗了下來,自高處俯視那處水潭,潭水呈黑灰色,深不見底,周圍亂石嶙峋,著實瘮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