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明白楊天河的意思,西五區雖然說落後,但也是最早的那批城區劃地,在這一代的住房,商業圈該有的也都有,人口也算密集,隻是相對西一區、西二區來說落後一些而已。
所以這就有了楊天河口中的開發成本高的問題,西五區也算老城區了,要想後續開發就得把之前的建設摧毀翻新,像李家莊這種的農村倒還好處理,相對來說賠償並不大,但這裏還有大批九十年代末蓋的老單位樓房,雖然現在看來已經破敗不堪,好點的單位早就搬走了,房子仍在這出租給外來打工的人,差些的單位依舊住在這些現在看來如棚戶區一樣的老房子裏,過的並不好。
如果這些房子要拆除,那與之相對的賠償就會非常高,那建設成本就增高,房價就會看漲,但是西五區的人又都很窮,別說跟西一區一樣近兩萬的房價了,就算一萬,也有很多人無法接受。
那如果硬要在這裏開發,就造成了這樣的惡循環,開發成本高,房價上漲,西五區當地的人買不起,市區的有錢人不屑的來,所以,回報率並不會高,比起西一區往東邊的一片片荒地而來,這裏實在是麻煩的很多。
可以這麼說,渤海市的城建發展方向,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還是以西一區往東為軸心,繼續擴大黃金城區的地段,打造新的高端片區。
“可是......如果城市建設方向不變的話,這渤海廣場放在西五區,就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張銳很是惋惜的說著,卻不知他這一句話讓楊天河非常難受。
因為這個廣場的繼續就是他牽頭促成的,雖說裏麵的大部分資金是管招商的聶仲平從南方引來的,但作為分管城建的領導而言,如果有人質疑項目的價值性,那就是在懷疑楊天河的眼光和水平了!
這在官場的話,絕對是赤果果的挑釁。
楊天河對這方麵非常敏感,生怕裏麵的“奧妙”被人說破。
其實,明眼人誰都知道,分管領導哪怕天下天平,一點屁事也沒有時,也會找出點事來幹幹,一個是顯得自己有才華,有特點,另一個就是能從中撈得好處。
渤海廣場投資數億,如果說分管領導楊天河撈不到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張銳的質疑,卻很自然的讓人想象,楊天河支持建設這個渤海廣場的用心是怎樣的?
“噢,這是市裏對全市建設工作的統一安排,是長遠計劃,這個絕對是利民的好項目,現在到處都在講民生,講生活,我們這是要從最底層開始,把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逐步搞上去。不管哪裏人,隻要在渤海市內,我們都有責任幫助他們,過的更好一些。”
楊天河到底是老油子了,雖然心裏不爽,但是話卻要說的更漂亮,把調子唱的更高,讓人的思路從張銳之前那句話中跳躍出來才是他的目的。
“好!說的好。”
王科偉和另兩個市政領導帶頭鼓掌,田興和其他分包負責人見狀也熱情的拍手叫好,“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官,才是最可愛的人,人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