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波斯灣油庫(1 / 2)

這章寫了好久半天才寫出來。

還有,我的新書,大概在8月16日會出來,是修真題材的。這個題材寫累了,想換一個新的題材。到時候希望大家捧場,

在《帝國》世界大戰之前,銅鐵為主的礦產資源、糧食為主的經濟作物的爭奪,是引戰爭的最重要因素。非洲這片擁有廣袤資源的大陸,自然也是歐洲玩家和亞洲玩家交鋒的最前線。

可是到了世界大戰的後期,礦產和經濟作物的價值相對下降,另外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一躍成為最緊俏的商品,那便是石油。

“人離不開糧食,工業離不開石油。火車、飛機、坦克、戰艦、汽車、油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遊的,沒有一樣能夠離開石油。擁有石油的地方,便是戰爭的最前線,也是下一場戰爭最可能爆的地方。波斯灣,擁有一條巨大的石油帶,石油儲備占全球23,號稱世界油庫。誰控製著波斯灣,誰就是世界的主人。現在,我控製著波斯灣,我就是世界的

劍王翹著二郎腿坐在一張椅子上,帶著嬉笑,朝眾人說道。

這裏的眾人,自然是秦小白、狂龍、海魂、逍遙等人。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聯盟的海軍司令部進行了一次重新調整。

劍王和狂龍,對調了一下位置。劍王成了中國印度洋艦隊司令,坐鎮斯裏蘭卡。狂龍成了中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坐鎮台灣。逍遙和海魂,對調了一下位置。逍遙出掌中國非洲艦隊司令,坐鎮南非。海魂出任中國中東海陸司令,坐鎮蘇丹。四大司令一職務,基本上掌握了控製著地球一半海域區域秩序的最高權力。

劍王的印度洋司令部。控製著阿拉伯海,所以他說自己控製著波斯灣。

逍遙一腳踢過去,笑罵道:“你去死吧。要不是為了打贏非洲戰爭,老子把中東海陸司令部從伊朗遷到蘇丹去了,現在老子是中東王。哪裏輪得到你這隻貓來威風!”

劍王哎呀一聲。摔在地上,拍拍屁股站起來,不滿的嘟囔幾句,“說說都不行啊!唉,歐洲十字軍已經從地中海進入巴勒斯坦地區,威逼阿拉伯玩家。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借道約旦和敘利亞,占領伊拉克。想要波斯灣的油啊。你們說,我們該從哪裏入手阻止他們?”

逍遙道:“我看,我們需要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部署一支航母編隊,加強對波斯灣的出入口霍爾木茲海峽地控製。並且進入科威特,在科威特建立一座大型軍事基地,隨時準備對伊拉克進行支援。”

狂龍道:“中東諸國的玩家對我們疑慮不小,能讓我們在科威特建立軍事基地嗎?”

海魂冷笑:“這就要看歐洲十字軍逼的他們有多緊了,到了要命地關頭,他們除了找我們求援,還能怎樣?到時候借機在科威特建立一座軍事基地。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逍遙道:“還有伊朗。必須保證伊朗始終是我們的盟友國。這一點非常重要。”

中國中東司令部從伊朗遷到了非洲地蘇丹,加強了蘇丹玩家聯盟地影響力。但是對伊朗玩家聯盟的影響力卻大幅度的下降,也減弱了波斯灣的控製能力。

在世界大戰的時候。世界劃分為歐美、中巴兩大陣營,相互攻擊。

此時,中東埃及、沙特、伊拉克等國地位超然,有對伊朗動手的念頭。

伊朗作為一個波斯人什葉派伊斯蘭教國家,和埃及、沙特、伊拉克等阿拉伯人遜尼派伊斯蘭教國家一直矛盾重重。伊朗玩家聯盟了為自保,避免遭到阿拉伯國家的攻擊,主動投靠了中國聯盟,加入了中巴陣營。這才避免了遭到中東諸國的聯手打擊。

但是世界大戰之後,中東埃及等國玩家,麵對歐洲十字軍再次東征,無暇顧及伊朗。伊朗也重新獲得了安全,對中國地依賴自然也少了很多。

如何確保波斯灣掌握在中國聯盟的手中,成了中國聯盟高層麵臨的重要問題。

歐洲十字軍從巴勒斯坦地區登陸,打著為以色列玩家複國的旗幟,其實真正的目的是想從陸路打通進入波斯灣的通道,獲得伊拉克、科威特等國的地下石油。

如果沒有以色列這枚棋子,歐洲各國的玩家很難找到插足中東的借口。有了以色列這個立足點,他們才能入侵約旦、敘利亞,進而入侵伊拉克。

有了歐洲和以色列,美國才有能力借它們地力量,站穩中東。

有了美國、歐洲、以色列對阿拉伯玩家地打壓,中國能借力使力,以幫助阿拉伯為由,從容的插手中東。

“一切地前提,必須讓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為了爭奪地盤,打起來。別人才好插手幹涉,否則中東這塊地盤,別人很難立足。”

這話是薩洛佩克說的,深得世界警察橫行世界地精髓。

秦小白表示讚同。

在壓製阿拉伯國家聯盟,控製中東石油上,中國玩家和美國玩家有共同的語言。中美唯一的差別是,中國希望中國控製,而美國希望美國控製。國聯盟的幕後承諾,絕不幹涉之下。在猶太人玩家的財富攻勢之下。歐洲十字軍艦隊大舉出動了數十艘航母,數百艘大型戰艦和無以計數的運兵船,大規模登陸巴勒斯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