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土匪縱橫(1 / 2)

司徒和秦小白商議了之後,同意了秦小白的建議,決定先修路,等以後錢糧足夠了再築城。同時,他也把周水湖和周水河的20年航運權交給了秦小白,簽了契約,換取秦小白出一部分修路需要的糧食。

秦小白少不了花費了一些心思,在周水聯盟內部做宣傳,宣揚修路的好處,動員玩家主動請求政府開工修路。

從周水城寨到薊城,精確的總路程是200,誤差不超過10裏,以平原為主,中途有些河流阻擋,需要架設橋梁方便通行。否則的話渡河是最大的難題,必須尋找淺灘涉水過河,或者木筏一點一點把人、馬車、士卒運輸過河去,十分麻煩。

如果把路修好了,那麼周水城和薊城之間的往來,可以從1.5的時間,減少到1天的時間。結果是快馬奔馳的話,甚至連一天都不需要,半天就行。

秦小白帶頭捐了自己部落的一名奴隸參與修路,周水聯盟的各大頭頭們,軍團、商會、作坊主們也紛紛帶頭出了一名奴隸或者一名農民,號召組織裏的玩家們出人參與修路。

一名玩家出的力很小,但是數以萬計的玩家一起都出力,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夠湊齊五萬名修路工人的龐大隊伍。修路所需要地五萬名勞動力,很快就籌集齊全,就等著開工修路。

大酋長相當滿意。罕見的高度讚揚了司徒的功勞,不但高效的籌集了大批的勞役,而且還節省了大量的財力和糧食。

司徒汗顏,這份功勞他可不敢獨占,主意是小白出的,人也是小白召集起來的,他起的唯一作用是把周水湖和周水河給賣了。不過他依舊十分振奮。功勞沒多少,苦勞還是有的。

第二天一早,司徒親自主持祭天大典,而後一聲令下。五萬名修路工人開始修路。他們從周水城寨地西門出發,修一條30米寬的鋪石馬路。把路基打紮實,把所有凹凸地地方推平坦。鋪上石料,讓車輪可以在馬路上麵非常平坦的奔馳。

五萬名工人,其中地一半以上的勞力用於挖石料、打磨石板、運輸石料,每天鋪20裏石路,大約10天鋪完200裏。另外,提前派出工人到需要建橋的地方修築橋梁,特意從國都薊城找來擁有造橋工藝的高級匠人。完成這項繁重的任務。

等這條路修好。不論是刮風下雨,借助這條石馬路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周水城寨和薊城直接來回奔走。貨物運輸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這條道路兩旁地玩家營地。也能夠非常便捷地使用這條寬大的馬路。

與此同時,周水湖地船塢傳來好一個消息。

迷財青牛和二十多名NPC造船匠人,通過研究十多條不同體型的獨木舟。研究成功了一種速度極快的輕型獨木舟。雙人雙槳在靜水中地劃行速度,比戰爭木筏快了足有3~5,令戰爭木筏望塵莫及。

按照這個模型來造出木板舟,效果也一樣。這種快速行駛的舟,載重量不大,不適合載重運輸,但是適合用在快速作戰用的軍用小型衝鋒舟。

秦小白非常高興,再次撥款5枚銅幣,讓他們繼續研究各種類型的舟。平穩性、載重量、速度,在這三個方麵下功夫。不僅研究民用的“高載重、平穩”運輸舟,也研究軍用的“平穩、快速”的衝鋒舟。

各種不同類型的木板舟技術成熟之後,再研究更高層次的艙船技術。

周水聯盟三支商隊離開了城寨,分別朝西、南、東方向而走,前往薊城、渤海城寨、遼西城寨。其中東路前往遼西城寨的商隊,要走的路線最長,400裏路程,比另外兩條路線長了一倍。

這條商路,要先經過“令支國”,然後才能到達遼西城。令支國並不屬於燕國,而是一個存在於燕國境內的十多萬NPC人口的獨立小國。

令支國和燕國目前相安無事,並無戰事,允許通商。

所以他們可以先在令支國交易貨物,然後再到遼西城寨進行交易。

東路商隊這次由山海帶領,負責安全的玩家軍團長是神王。神王手下有多達7000名裝備精良的士卒,數百計的玩家隨軍。別說上千人的小蟊賊不敢輕易打主意,就算是令支國也不敢出兵招惹他們,否則這精良的士卒也能夠把令支國給打的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