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大隅海峽遭遇戰(1 / 3)

大隅諸島和鹿兒島之間,隔著一條約30公裏寬大隅海峽。鹿兒島上由日本玩家的陸軍控製,隔著海峽的對麵竹島、硫磺島、馬毛島、種書島等島嶼,則由中國玩家的軍隊控製。

中國玩家在大隅諸島部署了數萬的PC士卒、軍港和大量的陸上防禦軍事設施,以防被偷襲。日本方麵或許是出於某些顧忌和考慮,擔心四麵臨敵,不想在和韓朝菲開戰的同時,和中國發生衝突,所以一直並未和中**隊在琉球群島一帶展開爭奪戰,大家平時倒也相安無事。

海麵上,風平浪靜。

平常大隅海峽的海麵上,多少可以看見一些日本偵查船隻或者漁船之類出沒。奇怪的是,此刻卻看不見一艘日本戰船或者漁船,哪怕是舢板的影書。

唯一在這一帶活動的,隻有駐紮在諸島港口的少量中國戰船。按照慣例,它們在海峽周圍一帶海域和島嶼間巡視,檢查海上安全,打擊往來於日本和其它國家之間的走私船隻,禁止原材料資源流入日本諸島。

血舞殘陽和他的一些兄弟駕著十艘戰艦,大搖大擺的航行在大隅海峽的中間。他們既沒有在鹿兒島登陸,鹿兒島一帶環境不太理想,河灣太多,山嶺也太多。火繩槍步兵大陣,需要地方空曠才施展的開手腳,而且不容易中埋伏。他們也沒有跟大隅島的中國玩家打招呼,繼續航行,打算過了海峽,去宮崎一帶的平坦海岸線,找一處平坦空曠的海灘登陸。

日本第一艦隊,離開名古屋之後,全速南下。前往台灣基隆。

渡邊純一郎穩坐在一艘四桅旗艦的艦長寶座上,思索著什麼。

他的部下們忙碌成一團。

第一艦隊由本州島派係的玩家將領統帥,主將渡邊純一郎,是織田會社地副社長。社長織田武誌的副手,行事嚴謹,極有膽略和冒險意識,故被織田武誌委以重任,作為這次和中**隊開戰的先鋒主將。

他的手頭上有一個基本資料。

第一艦隊戰艦數量為:200艘四桅戰船、3000艘三桅戰船、5000艘二桅帆船、補給船數千艘、小船無數。

第一艦隊地戰船其實並不多,甚至比韓朝菲三國聯盟的合起來的戰船還少一些。

不過第一艦隊隻是日本艦隊的一部分,另外還有戰船數量比第一艦隊更加龐大的第二艦隊,正在名古屋進行緊急整編,至少需要一二天的時間才能編號列隊。

第一艦隊因為要突襲台灣基隆軍港。不敢耽擱,所以先出發了。

因為時間很緊張,甚至沒有來得及做太多的戰前計劃部署。剩下的具體作戰部署,有第一艦隊指揮官全權負責。

日本會社聯盟的盟主,織田武誌隻在戰前定下一個戰略目標:二日之內奔襲基隆,將駐紮在基隆地中國新太平洋艦隊打個措手不及。占領台灣軍港,切斷中國東海和南海的通道。而後逼迫菲律賓從九州撤兵,瓦解韓朝菲三國聯盟。打通日本南下東南亞諸國的航海線,征服東南亞諸國,並和澳大利亞結盟,獲得東南亞的資源和澳大利亞的鐵礦。

渡邊純一郎對此十分振奮。

這個戰略目標有些長有些大,基本上把此次對中國開戰的意圖全部囊括進去了。

在他的眼中,中國艦隊並不強。日本之所以一直以來都打不過,不敢打,缺地是資源。中國太平洋艦隊在台灣。死死的卡住了日本的資源命門,這才是日本實力薄弱不堪的原因。沒有資源,就算是有萬丈的雄心也沒用。否則韓朝菲三國聯軍,豈能在九州島上堅持到現在?隻怕早就被趕下海了。

第一艦隊在即將抵達大隅海峽的時候。

渡邊純一郎的副將之一,川秀一,前來詢問,是否把大隅諸島拿下。

渡邊純一郎考慮了一下,道:“不必了,大隅諸島地防禦堅固。至少要數天甚至更久才能拿下。這會嚴重妨礙我艦隊的行軍,分散我軍兵力。既然是突襲。自然要以最快速度抵達基隆。通令全艦隊,避開大隅諸島,從百裏之外經過,沿琉球群島南下,直接前往基隆!你計算一下路線和海程,一會兒向我稟報。”

德川秀一點頭,過了一會兒,他和一群參謀玩家已經在海圖上把新的航海路線畫出來,計算出路程。

德川秀一道:“渡邊泡,從名古屋到台灣基隆,總路程為1940公裏,我艦隊已經走完670公裏,抵達大隅諸島地種書島外海。沿著大隅諸島、衝繩諸島、先島諸島外海航行,還需要1270公裏,才能抵達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