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五國出兵(1 / 2)

1月24日的黎明,激烈的戰火迅速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燃燒起來。卡拉奇港、諾貢迪、奎達這三座城市,另外加上一個瓜達爾港,四地幾乎同時開戰。

卡拉奇港,北麵是連綿陡峭的高原和山脈,西南麵是大海,東麵是數十公裏的河流、沼澤地區,隻有三條狹長的走廊和東部平原、北部高原相連。卡拉奇港被這些天然的險要地理環境所包圍,易守難攻。

守衛卡拉奇港的巴基斯坦軍隊方麵,在中國方麵的支援下,已經擁有火繩槍步兵四十萬、炮兵五萬、大小炮近二千門。包圍卡拉奇港的印度一線兵團逾200萬,擁有各色冷兵器兵團,包括戰象兵團、弩弓兵團、甲盾兵團。

隻是印度方麵的兵力雖多,卻在卡拉奇的特殊地理環境下一直施展不開,過去的半年間遲遲無法攻至卡拉奇的城下。現在卡拉奇有重炮和火繩槍守衛,更是難以攻打。

印度兵團對卡拉奇港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攻擊,在守城炮兵的猛烈火力壓製無果而終。他們最終放棄了強行攻城的意圖,轉而在外圍部署重重防線,防止巴基斯坦的軍隊衝出卡拉奇港,殺到東部平原上去。

不過,卡拉奇的巴基斯坦軍隊絲毫沒有衝出去的打算。印度兵團不強行攻城,他們也不打算開打。根據中國方麵和巴基斯坦軍方的戰略部署,並不從卡拉奇打開反攻局麵,而是從瓜達爾進行反攻。

卡拉奇港是中、印、巴三方爭奪的戰略樞紐,防守兵力和攻擊兵力最多,但是戰火卻最輕微的戰場。

諾貢迪城,巴基斯坦西部高原上的城市,它的北麵八十裏是阿富汗王國,西麵七十裏是伊朗王國。東麵是一望無際的高原,遠離印度本土。印度要調兵征討諾貢迪,不論是兵力和物資運輸,都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諾貢迪城有伊朗人地軍需支援,反而占了便宜。

諾貢迪城擁有巴基斯坦守軍五六十萬。全部都是冷兵器兵種。攻打諾貢迪城的印度兵團五十萬,也是冷兵器兵種。停戰期一結束,攻城戰便爆發,雙方打的十分激烈。

奎達城,這座城市在高原和山脈之中,距離阿富汗平原隻有一百多公裏,是巴基斯坦最險峻的城市之一。從東部平原到奎達所在的高原,路程僅僅130公裏,海拔卻從200米直接飆升至1800米。隻有一條險峻地的道路可以從東部平原通往奎達。龐大無比的印度兵團。在險要的山脈之中,根本沒有施展的餘地。奎達城可以說是一塊十分難啃的硬骨頭。

以上三地,戰局要麼激烈無比。要麼平淡無奇,但是幾乎都僵持不下。印度兵團一口吃不下這三座城市,巴基斯坦軍隊也難以展開有效的反擊。

戰局地突破口。落在了西部地瓜達爾港上。

中國艦隊出動一千艘戰艦。將十萬最精銳地燧發槍步兵和青銅炮兵運輸到了數百裏外地瓜達爾港口。一舉擊潰了守在瓜達爾港地印度兵團。開辟了印巴戰爭中地第四個局部戰場。

這個戰場。也是唯一地一個中、印、巴都投入了軍隊地戰場。

燧發槍。是火繩槍地進化版本步槍。火繩槍。點火式發射。射速為1發/1分鍾。雨天無法使用。燧發槍。撞擊式發射。射速為2發/1分鍾。雨天可使用。

從以上地數據比較中可以看出。燧發槍地威力遠遠超過了火繩槍。中國艦隊將十萬精銳地巴基斯坦燧發槍步兵。運輸瓜達爾港。輕鬆突破了印度兵團地防線。

不過。這支部隊雖然可以稱得上是目前《帝國》裏裝備最精良地步兵部隊。可以輕鬆擊敗任何一支其它步兵。但是數量卻太少。不足以收複巴基斯坦西部被印軍占領地所有城市和領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方麵動用了最強勢的外交手段。,這一天注定了要載入《帝國》曆史。

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埃及、蘇丹等中東和非洲的五大國,同時發表宣言,出兵巴基斯坦,驅逐入侵巴基斯坦的印度軍團。

這個宣言一出。立刻震驚整個中東和印度洋各國。這五個國家可以稱得上是目前中東地區最強大的伊斯蘭國家。他們聯合出兵,代表著整個伊斯蘭世界玩家的聲音。

印度玩家一下懵了。他們沒有想過中東國家竟然會突然在這個時候出兵。

說起印度入侵巴基斯坦,早在半年前就開始了,中東的這些國家在這樣長的時期裏可是半點聲音也沒有吭一聲,當作沒有看見。

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們,照樣和印度做生意。雖然有少數中東國家和巴基斯坦暗中“勾結”,給巴基斯坦玩家物資支援,但是從來沒有敢在明麵上和印度過不去。

印度玩家們心裏十分清楚,中東國家不敢吭聲的原因也很簡單,印度是整個印度洋上最強大地大國。不論是四萬艘印度海軍艦隊,還是數千萬的印度陸軍兵團,不僅強悍的變態,而且數量也多的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