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歐洲大陸群雄並起,亂戰成一團。英國艦隊在西班牙和法國的阻撓下,無法安全的進入地中海,又被俄、德、法三大歐洲陸軍強國聯手排斥在歐洲大陸之外。(如果硬闖地中海,後路被直布羅陀海峽切斷,英艦隊死路一條。沒有獲得足夠安全保證地情況下。英艦隊是不敢進入地中海的,隻能在大西洋遊曳。)
環顧歐洲大陸,英國竟然沒有一寸立錐之地。
這也就罷了,英國一向把自己視為超然於歐洲大陸之外的國家,也不是一定要進入歐洲大陸。俄、德、法隻要不傷害英國玩家的利益,英國也不想和它們死戰。
但是英國不能沒有殖民地。不能沒有資源和市場。沒有資源,英國的工廠便無法生產商品。沒有市場。便傾銷不出去商品,便無法獲得高額的利潤和財富。少了這兩樣東西,英國也就是一個實力一般地中等小國,全世界至少有數十個這樣的中等小國。
能夠成為英國殖民地地,隻有南美洲和非洲。
南美洲是英國艦隊不敢去的地方。因為那裏是美國玩家早就“預訂”的勢力地盤,德、法、俄玩家也不敢去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去和美國玩家爭南美洲的地盤,搶奪資源和市場。
剩下便隻有非洲可以圖謀。
非洲各國地玩家雖然已經結盟,成立了一個所謂的非洲國家大聯盟,專門抵禦歐洲玩家的入侵。
但是非洲各國玩家自身實力太不濟,就算成立了大聯盟又管什麼用?一群吃草的羊走到一起。它們還是羊,不會因為連起手來而變成狼。這個聯盟也就是個花俏不實用的聯盟,脆弱而鬆散,沒有一個真正頂用的強國。
摩洛哥、塞內加爾、南非三國,分別在非洲西部地最北端、中間位置、最南端,是英國對非洲進行殖民的三大橋頭堡,非常重要。
英國艦隊隻要控製了這三國的港口,等於控製了非洲西部一萬一千公裏的海岸線,控製數十個大小國家的資源和市場出海港口。雖然荷蘭、葡萄牙、法、西班牙等國的艦隊也在非洲西部出沒。但是英國在非洲的海軍實力卻是最強的,相當一部分的資源和市場都落在英國玩家地控製之中。
但是沒想到在南非,英國艦隊卻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中國,《帝國遠征》裏綜合實力暫時位列第一的超強帝國,而且是處於急速擴張的帝國。就算是美國,現在的綜合實力和地盤也不如中國。
中國艦隊已經完成了對太平洋東部、印度洋大部分重要戰略位置的控製,取代了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地位。
最讓萊德勒感到氣憤和無語的是,印度這個窩囊廢在吃了一場敗戰之後,便迅速軟了下去,沒有繼續和中國艦隊硬抗上。退出印度洋上競爭。甚至不少的印度商人和中國商人開始做起生意來。除了在巴基斯坦問題上還有衝突之外,兩國之間居然一片和氣。簡直令人感到驚詫和不解。
否則的話,中國艦隊也無法這樣順利和這樣短地時間內控製印度洋,更不會把目光盯在非洲大陸這片處女地上,盯在南非身上。
正是因為印度地服軟和退縮,才導致中國有足夠的海軍艦隊和歐洲艦隊搶奪南非。
今天地這場歐洲艦隊、亞洲艦隊大海戰,直接原因是因為中國商人和歐洲六國商人爭奪南非的資源和市場引起的。間接的原因卻是因為印度的軟弱所帶來的,印度的退縮,令歐亞兩大軍事集團在南非直接對抗上。
過去的數天,萊德勒也曾經派使者去印度,遊說印度派遣艦隊打擊中國艦隊,破壞中國艦隊在印度洋上的補給線和補給港
但是遭到印度一些大首領的一口拒絕,竟稱對歐洲艦隊的實力沒有信心,不認為歐洲艦隊能夠擊敗中國艦隊,印度不想被歐洲玩家利用成為炮灰。歐洲艦隊如果戰敗了,可以逃回歐洲大陸,中國艦隊短時間也沒辦法追殺到歐洲去進行報複,但是在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可逃不了。
萊德勒當時得到印度首領的回複之後,臉都氣白了。沒錯,他的確有讓印度當炮灰的想法。可是你們有必要把話說的這樣白嗎?他對印度的表現感到極度的失望。
“轟----!”
第一發炮彈終於打響了。兩支龐大的艦群,終於無可避免的碰撞在一起,爆發出毀滅性的力量。兩支艦群數以萬計的炮彈,相互宣泄出去。
萊德勒回過神來,舉起望遠鏡,凝重的望著對麵黑壓壓一片的龐大亞洲艦群,拽緊了右手的掌心。
英帝國的勝敗,在此一舉。
如果您覺得《帝國遠征》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