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美陣營、中巴陣營兩大陣營軍隊開始逐漸部署到位。
歐美六十餘國的陸軍,在塞內加爾、安哥拉實施持續近一個月的大規模登陸。把歐洲、北美洲數千萬的玩家、數億計NPC軍隊、大型武器裝備,以及物資補給,輸送到了非洲大陸。
而中巴陣營八十餘國的陸軍,也在南非、蘇丹進行同樣時間同樣規模的登陸。把亞洲、印度洋、南美洲的數千萬玩家、數億計的NPC兵團、重型武器裝備,以及物資補給,輸送到了非洲大陸。
對於雙方陣營最高層來說,這場戰爭或許存在某些陰謀,有目的有節奏的推動著戰爭,唯一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瓜分地盤,獲取利益。
但是對於雙方陣營絕大部分普通玩家而言,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世界大戰。他們拚勁了所有的力量,來獲取勝利。短短的一個月下來,戰火開始在整個非洲大陸無限製的蔓延。
因為雙方參戰的兵團過多,狹小的戰線根本容納不下,不得不把戰線擴大,到處擴充戰場,讓玩家有戰可以打,不至於待在後方無事可做。
歐美陣營在西海岸到處增兵,而中巴陣營則在東海岸到處增兵。。
非洲大陸很快被割裂為東西兩大塊,兩大陣營的軍團,沿著利比亞、乍得、中非、剛果民主、安哥拉、讚比亞一線,在長達六七千公裏的漫長非洲大陸中間線上,每一處戰線都部署上十多個超級規模的兵團,展開最大範圍的“持久拉鋸戰”。
不錯,沒有其它的描述更適合用來形容這種戰爭狀態。因為戰線過於漫長,軍力配置過於均分,某種程度上,這並不符合兵法上說的集中一點進行強行突破的軍事理論。
參戰雙方的許多高級將領,都認為這種戰法太磨蹭,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都請求上峰集中所有的重甲兵團進行重點突破,以摧毀對方地防線。
但是雙方陣營最高層的回複,卻異常的堅決:這種戰術沒有任何問題,一切必須按照既定軍令行事,各個軍團不能擅自更改作戰計劃。要用最堅強的毅力和決心,把對方的戰鬥力“磨”掉。以取得最終的無可置疑地絕對勝利。有的時候,笨戰術,未必就是愚蠢。太過聰明,反而並不能達成目的。
因為雙方最高層地要求。非洲大陸戰場上出現了人類曆史上最詭異地戰爭局麵----一方麵雙方集中了全球地陸軍軍事力量。相互發動最猛烈地進攻。而另外一方麵。在幾乎所有地戰線上。卻誰也打不倒誰。因為雙方所有地第一陣線上。都“神奇”地部署著相同規模地兵力。誰也沒多多少。誰也沒少少多少。雙方地最高層幾乎出奇地厲害。準確無比地摸清了對方地兵力部署。並且作出相應地部署。
其實。《帝國》裏出現這樣地戰爭局麵。也未必有什麼不好。畢竟作為一款戰爭遊戲。它有它地存在意義。
雙方玩家聯盟地高層。拿高層地想要得到地唯一東西----錢。
中層軍官拿中層軍官想要地東西----威風赫赫在第一戰線指揮大戰。體驗一把當一線地指揮官。指揮大戰地癮。
普通玩家拿普通玩家想要地東西----體驗一下真實地戰爭。拿槍拿炮。在叢林、在沙漠、在大山衝殺戰場地壯烈激昂。打地高興就行。也不是一定非要打勝。雙方打個平手。也不傷感情。對於他們來說。世界大戰地勝負。有多大地實際意義?沒有。打完之後。他們還要下線吃飯。繼續過現實生活平凡單調地生活。然後每天上線調劑一下生活樂趣。《帝國》裏地勝敗。不會影響到普通玩家地生活。隻會對靠遊戲生存地職業玩家產生影響。
不過。俄羅斯玩家聯盟。並不打算配合這種有默契而且符合絕大部分人利益戰爭玩法。他們一心想要占領目前被中國玩家控製著地西伯利亞。甚至重返遠東。
西伯利亞的戰場,也成了最為殘酷的戰場。
俄羅斯聯盟在初期調集了五支坦克裝甲集團軍,集結在鄂木斯克城,每支集團軍擁有一萬輛坦克、一萬輛裝甲車、一萬輛卡車,瘋狂的猛攻西伯利亞城。
而中國西伯利亞,僅僅隻集結了三支萬輛級坦克裝甲集團軍,以及一支空軍集團軍。更多的裝備,還要靠後方慢慢運輸過來。
俄羅斯聯盟在出動三支集團軍。對西伯利亞城進行了第一波試驗性地衝擊之後。試探出了中國坦克集團軍地大致實力。隨後不久,五支坦克集團軍開始對西伯利亞城發動全麵總攻擊。從五個方向推進到西伯利亞城一百公裏之內,步步緊逼。
中國陸軍軍團被迫收縮防線,以空間換取時間。
戰場距離西伯利亞城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