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黃埔學生會隻是在學生之間活動,老師們除了校長之外知道的並不是很多,因為大家並不是很在意一個並不涉及政治的團體組織,有點放任自流的意思。
但是漸漸的當他們發現學生們越來越優秀,有的學生明顯各種素質已經超越了老師,像蔣先運經常能問一些國際上最新的話題,這讓蘇聯的那些外教和中國的二把刀教官們都頭疼。
學生會還在外麵買了一些軍事雜誌,至於錢都是他的稿費,而同時在國際軍事刊物、報紙上開始頻繁的出現一個叫劉源的年輕人的文章,而其中尤其以德國人對劉源的文章最為歡迎,因為劉源的坦克集群說,軍人意誌說真的太符合他們口味了。
不單單是劉源一個人,他還開發同學們的思維,和大家共同進步,將先進的軍事思想告訴大家,讓大家一起討論,接著寫成文章,寄到國外的周刊上,而黃埔軍校也是第一個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聲音的中國學校。
而這正是他們被老師們,重視的原因,因為有一天他們突然發現他們在閱讀的報紙上麵的內容竟然是他們學生發的,而自己卻連想都沒有想過。這能不讓他們羞愧嗎。而何應欽作為戰術教官竟然非常厚顏無恥的加入了學生們的陣營,當然美其名曰幫學生把把關,怕大家做錯路什麼的。
這可讓陳賡嚼了很長時間,因為老師每次來都會把劉源用稿費買來的最新刊物拿走,這讓陳賡很但疼,因為這一般是他的權利,因為大家都不好意思,都會推讓一下,這就是自己的機會,可是老師竟然打著公家的名義拿走了一切,這讓大家很是憤慨,所以何應欽老師的手成為大家最不歡迎的東西。
當然不會隻是學習,適當的放鬆和娛樂也是有的,比如足球和籃球。
本來這麼大的一個廣州城是看不見足球籃球的,就算有也是在大戶人家家裏,但是劉源他們不一樣,他們是年輕人,年輕人能創造潮流。
劉源隻是廣州找了年輕人,打了幾場友誼賽,就讓整個廣州的年輕人喜歡上了這個活動。甚至那些搬麻袋的工人,隻要有時間就會一起玩一會球。三五個人聚在一起是籃球,人多了則是足球。
至於足球和籃球他們一般都是去商店租,也不貴,兩個小時一元,算然花錢,但是玩的痛快,比後世網吧五連坐可是強很多。
劉源和其他的玩足球和籃球還不一樣。他們有自己專業的隊服,足球,還有設施場地,當年錢都是劉源和李之龍兩個人帶著其他幹事跑遍整個廣州城才拉來的讚助,而每一場在校外的比賽也冠以什麼王麻子燒餅之類的廣告,當時那些商人還不樂意,可把兩個人的嘴皮子磨壞了。
而其他人也經常跑不到生意,因為怎麼和人家老板說讚助商這個事都很麻煩,幸好一些做小生意的老板還是挺客氣的,寧可花點錢,也要支持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可是當劉源帶領他的隊友們打敗整個廣州的所有球隊的時候,那些大老板一個個隻有大呼後悔瞎了眼,那些小老板走了狗屎運什麼的。
因為劉源他們每次隊服都會印上讚助商的名字,比如和廣東師範打的就是王麻子餡餅這個名字,讓胡宗南非常不高興,認為太有損個明形象,但是看到那洶湧的替補,還是馬上穿上認為很倒黴的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