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漢誓師(2 / 2)

但是劉源已經說了好幾次了,此行並不是為了和自己人作戰,一是為了拯救校長,把右派的那些壞蛋趕走,看看校長有無挽救的可能,另一個則是救左派精英與水火中,他們都是大革命的精華不能如此喪生。

六月十六日,挺順利的一個日子,武漢這個地方,老天爺難得給了一個大晴天,劉源站在士兵們臨時搭建的高台上,看著台下幾萬精銳士兵,還有臨時參加自己部隊的人,劉源一時間豪情大發,看來此次自己也要在中國闖一番名頭了。

“蔣中正,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本忠義革命誌士,胸懷熱血奮發之魂。少則,東渡日本,探求強國之路。學有所成,千裏歸國,追隨總理之誌,北戰南征,滅商團,憑粵叛,乃一時豪傑也。

黃埔有成,攜軍北伐,承總理遺誌,揮軍北戰,擁百萬之師,吞吐宇內,崩敵於彈指間,民國之統一,指日可待。

然今日之校長,身邊盡是市儈之輩,行卑鄙之策,屠革命之士,令禍國之行,令克複之地,盡是哀號,忠義之士,埋骨荒野,人心益寒。

今弟子劉源,不忍校長為諂媚所迷惑,汙名青史,依三尺微命,帶百戰之軍,無錦衣之詔,行忠義之行,救國救民,屠奸人市前,救國家於水火。望校長體諒學生之行。

左派革命者的鮮血還沒有流盡,劉源最終還是發出了自己的生命,這讓南京的蔣介石非常震怒,聲明要好好的教訓自己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不孝學生。

軍隊最終還是出發了,十軍和學生軍加上不少臨時加入的部隊,林林總總有十餘萬人,這點蔣介石沒有想到,汪精衛也沒有想到,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軍人,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其實他們忘記了一點,當年劉源在廣州曾經幫助國民政府建立起了民兵組織,隨著部隊的發展,如今很多部隊裏的老兵都是當年被劉源培訓過的老兵,而且幾乎每一個軍的不少軍官都被劉源給輪訓過,所有當劉源振臂一呼的時候,不停的有整隻編製的部隊趕來,雖然不少隊伍武器很落後,但是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隻要經過統一的訓練,就能上戰場,這一點劉源比誰都清楚。

這時候,劉源也不得不將部隊擴編,十軍擴編為第十集團軍,下轄兩個軍加一個獨立師,一個炮兵團,還有一個騎兵團,雖然劉源並不十分喜歡騎兵這種組織,但是劉源也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這片落後的土地上,騎兵還是有他獨特的優勢的。

這麼多部隊,劉源也沒法給所有人頒發最新的武器,隻能暫時讓不少士兵將就使用手裏的武器,不過劉源承若在不久的將來會給每個人換裝,就這樣第十集團軍整整十餘萬人坐上軍列,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至於前路要走多遠,劉源自己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