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察哈爾和談(2 / 2)

“那麼說,平津地區、察哈爾、熱河,我們還是要交給東北軍的了?”黃郛不解的問何應欽。

“自然是這樣,要知道我們的控製能力根本沒有那麼遠,而且北方小軍閥實在太多了,我們的南京政府鞭長莫及,所以我們還是要給張學良的,隻是這麼大的土地,我們打下來,他們想要下來,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何應欽眼神中帶著十足的冷漠,劉源說的沒錯,其實何應欽早就變成了一個十足的政客。

“哦,願聞其詳。”因為要一起去談判,所以黃郛要提前弄清楚,此次談判的條件和界限,而何應欽無疑是最接近蔣介石的人。

“國民政府願意將華北一帶重新交給東北軍,給東北軍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他們幫助我們剿匪,要知道紅黨已經長征到了貴州,那麼接下來就是雲南,本來如果是劉湘等人坐鎮四川的話,他們估計還會入川,劉源多半也是擔心這一點,怕戰事波及四川,所以他早早回去了,那麼紅黨肯定不會走四川,反而會通過貴州進入西藏,然後進入青海,最後進入陝北一帶,這是中央早就做好的決定,是希望他們到達北方之後,利用他們的黨派資源,讓他們抗日,因為當時我們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劉源會守住東北,最多也就是平手罷了,可能是劉源自己都沒有想到關東軍會如此的狂妄,所以按照原定計劃,紅黨已經沒有作用了,所以中央最後決定還是殲滅他們。”何應欽解釋說道。

“那我們直接在貴州一帶剿滅他們不就可以了嗎?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黃郛更加不解了。

“紅黨有一個叫鄧希賢的革命黨人非常了不得,他在貴州那一帶搞的有聲有色,將紅黨本來隻剩下三萬人,但是到了貴州一帶之後,紅黨的軍隊規模再次擴充到八萬,而到了西南一帶,我們中央的控製力再次減弱,按照劉源的想法,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參與對紅黨的圍剿呢,如此我們隻好采取趕羊戰術,將紅黨趕累,敢疲,如此隻要紅黨進入陝西一帶,中央就可以利用中央大軍和晉軍、東北軍三軍聯合,將疲憊的紅黨聚殲在陝西一帶,如此我黨的心腹大患就消除了。”何應欽興奮的說道。

“可是根據中央的最後清白說,劉源跟張作霖決裂前曾經給張作霖三條忠告,其中最重要一條那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要踏出東北,我想張作霖雖然痛恨劉源的,但是並不糊塗,他應該不會離開東北吧。”黃郛不信服的說道。

“無妨,張作霖已經病重,最多隻能撐半年了,可是紅黨要想到西北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起碼薛嶽手裏有三十萬中央軍在等著他們呢?估計等他們過了薛嶽那一關,起碼得一年多,所以說到時候張學良會乖乖聽我們的。”何應欽說完了這件事情之後,便聽到衛兵喊道,“報告參謀長,英國特使求見。”

至於他們是如何談判的,劉源一點都部清楚,隻是知道他們緊緊用一天就敲定了《熱河-察哈爾停戰協定》

規定內容大致為中日雙方乃是親近互善之國,此次衝突純屬誤會,幸好兩國相互克製,保證了衝突沒有進一步升級,經過兩國代表認真會談。

最後決定中方釋放察哈爾大戰中活捉的第一師團的兩千餘名俘虜(超過四千人選擇切腹自殺)

熱河的日軍撤出熱河,熱河和察哈爾兩省的一切權益歸中華民國所有。

日軍擁有黑龍江省的駐軍權,用以守護日本在黑龍江的鐵路權利。同時黑龍江省依然屬於國民政府所有。

兩國互惠互利,日本願意幫助國民政府修建鞍山兵工廠,國民政府以鞍山的礦產做抵押。

何應欽高興的在電台裏演講到,“這個協定給中華民國換來了起碼十年的和平,這將是國民政府和平、穩健發展的十年。”

全國媒體這一次終於站在了國民政府的一邊,因為國民政府從來沒有如此揚眉吐氣過,就算是上次協定,也是在向日本妥協,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這一次是狠狠的打日本人的臉,日本願意和我們和談了,而且要讓出兩個省的權益,更不要說日本願意幫助國民政府修建兵工廠一事了。

而在西南電台裏,劉源則發表了,“中日乃是生死大敵,希望西南特區的兄弟姐妹,自強不息,做好與日生死一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