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再瘋狂也絕不能買的6種東西!!!(2)
4.秒殺商品——看上去很美
對很多人來說,“1元秒殺iphone6s”這種宣傳語確實很誘惑難擋,但是想真正中獎難於上青天。
有些無良奸商放出了秒殺信息之後會在後台自己進行操作,將秒殺產品自己買掉,給用戶以搶光的假象;就算商家老老實實的提供了秒殺商品,黃牛們的秒殺軟件一擁而上,百分百K.O.手機黨。
秒殺活動如果隻是一兩台產品,那就不用考慮了。商家有誠意的秒殺活動,肯定會將黃牛等因素考慮全麵,拿出一定數量出來;我們需要準備的是滿格的WIFI,不卡頓的手機,足夠短的反射弧,靈活的手指以及爆發的人品,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秒殺到心儀的商品。
5.預付定金或全款
網購有這樣一種模式,提前交納定金可享受超低價格,而且參與預訂的消費者越多商品的最終成交價格越低。新奇的玩法吸引來消費者的同時,也促使消費者在不知道最終會有多少消費者參加預訂與最終成交價的時候,糊裏糊塗地預付了定金。
通常賣家還會規定,如預付定金後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不支付尾款,定金歸賣家不返還。如是賣家原因不發貨,那麼賣家隻需退回定金。
賣家的這種做法實際違反了《合同法》中“有關經營者不履行義務須兩倍退回定金”的規定,把成交風險全部轉移到了消費者身上,消費者如果對最終成交價不滿意,無論買不買商品都會有損失。
預付金購買商品還有另一個陷阱,尤其是衣服類商品,很多小店鋪商家往往並沒有實際庫存,商品照片大多來源於網絡,甚至沒有進貨資金。
等到消費者預付金到賬,商家再拿著這筆錢去小廠商定做,更有無良商家,直接去尋找其他定價更便宜的網店,轉手買賣獲取差價。這樣的商品往往發貨非常慢,質量低於預期,售後無保證。
6.先漲價再打折的商品
先漲價再打折是商家慣用的手法,雙十一的價格也不一定真是最低的價格,甚至還商家頂著雙十一的名頭,實際漲價銷售。對此各大論壇上,網友的吐槽也是隨處可見:
“看中的大衣,幾天前價格928,雙十一變成1298。還說是打完五折後的價。”
“去年給侄子買了個玩具。兒童版桌上足球,號稱原價100多。雙十一69後來無數次發現它常年特價69……”
小編建議,對於想買的商品,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至少要提前1-2個月監視價格波動。並且在雙十一前後期,商家往往會漲價,來突出雙十一當天的優惠力度,所以雙十一前後1個月都不是網購的明智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