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再遇梁龍(1 / 2)

棗園路的兩旁並沒有任何棗樹,就更加不要說棗園了。也許幾十年前剛開始修建這條路的時候,旁邊就是一大片的棗園吧,不過這已經沒有人再在意。

如果說正在修建的三環路是市區和郊區的分界線的話,那麼棗園路就是郊區和鄉鎮的分界線。棗園路以南就是鄉鎮,而棗園路以北則是郊區。

棗園路的路北林林總總的有著十幾家大大小小的工廠,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各不相同。在八十年到早期的時候,這裏的工廠一家賽著一家的紅火,在棗園路上來來往往,進出各家工廠拉貨的貨車絡繹不絕。

在這裏上班的工人那也是一個個趾高氣昂的,每當到了下班的點兒,從各家工廠內出來的職工,都會底氣十足的炫耀自己的廠子今天又發了什麼什麼,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們的廠子有多麼的好。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八十年代末,隨著私人工廠的大量建成投產,這些個端著鐵飯碗卻不思進取,幾十年如一日的生產同一個型號的產品的國營工廠,迅速的被私人企業給打壓的沒有了任何的活力。每個月別說發什麼福利了,能夠給工人們發得出工資來,工人們就已經高興得跟過年似的了。

工廠不複往日的繁華,棗園路也就逐漸的變得冷清。原本的十幾家工廠中,還有不到半數的工廠還在勉強的維持著生產,剩下的那些個廠子要麼早已經停產,要麼就是十天半個月也難得開動一次機器。廠區內更是長滿了野草,顯得十分的荒蕪。

富民機械廠坐落於棗園路西端與南北走向的新興大街的交彙處。隨著機械的老化,產品又幾十年沒有更新換代,這個六十年代的明星企業已經於一年前徹底停工。

由於這個時代的國營企業沒有破產一說,所以不管時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一律都可以用停工待產來說事。而富民機械廠雖然是停工了,但是已經不可能再恢複生產,因為場內的機械早已經被拖欠了不知道多久的工資的工人們,給拆了拉走當廢鐵賣了換生活費了。

最近一段時間,富民機械廠內又變得熱鬧了起來,不過並不是這裏恢複了生產,而是被混混們所占據。因為他們發現這裏原來的生產車間夠大,大到雙方上百人從裏麵混戰都不會感覺到擁擠。

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廠區的麵積足夠大,而生產車間又位於廠區靠近東邊那家同樣處於停產狀態的工廠的區域,這樣一來即便是在生產車間內喊破大天,也不用擔心會被位於工廠以外的人聽到。

更為關鍵的是這裏還有圍牆,即便是警察聞訊來抓人,他們留在圍牆處放哨的人也能及時的通知他們。就算是沒有時間逃跑,隻要把手裏的家夥一扔,對警察說他們是來這裏玩兒的,警察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也不能把他們怎麼著。

最近一段時間警察對於街頭打架一事抓得非常緊,隻要是看到有人在街頭巷尾打架,根本就不管你因為什麼,先把你抓進局子裏關上你一天再說。然而這還不算完,凡是被認定為主動生事的一方,還會被處以一百元的治安罰款,這一條才算是要了這些將打架當成了家常便飯的混混們的老命。

要知道他們的父母每個月的工資普遍不過一百多元,要是被他們知道自己因為打架而被罰款,回到家以後被皮帶抽和被棍子掄那勢必不可免的。這些混混們別看在外麵打得頭破血流都沒事,但是就怕回家被揍,關鍵是丟不起這個人!

於是當有人無意中發現了這裏,並且從這裏解決了幾次私人恩怨以後,迅速的成為了他們處理矛盾的首選之地。

宋建軍會來這裏,完全是禁不住自己的表哥的再三請求,才跟著他一起來的。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平時姑姑對自己非常的照顧,一旦做了什麼好吃的都會讓表哥來叫自己,他才懶得搭理這個表哥。

他這個比他大兩歲,初中都沒有畢業就輟學的表哥,從初中沒有畢業就開始跟著他們家附近的混混們鬼混在一起,偏偏還是個膽小如鼠的家夥。明明是一打架就渾身發抖的主兒,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有打群架的時候,卻又從來都少不了他的份兒,也不知道這個家夥的腦子裏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一次他之所以會答應跟著過來,除了他表哥苦苦乞求這一點以外,另一個非常重要或者說起到決定性的原因,是因為他表哥說這一次是因為別人搶了他的女朋友。

這倒並非是他對表哥的女朋友有什麼企圖,而是因為這個女孩雖然並不漂亮,但是卻斯斯文文的,自打表哥和這個女孩兒好上以後,整個人都收斂了很多,最近半個月已經很少再出去和他以前的那些狐朋狗友們鬼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