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虎莫名其妙的跟著韋寶出來,剛才不是說的好好的嗎?怎麼說談崩就談崩了?
剛才的談話,讓趙克虎一陣發蒙,忽然就從吵架狀態成了和聲和氣,又忽然從和聲和氣的狀態成了拔腿走人。
今天並不是提親被拒的情況,要不然,韋寶差點說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話來。
不過,韋寶也沒有說出馬雲經典的‘今天你愛答不理,明天你高攀不起’。
韋寶走的很幹脆,也很平靜。
他現在越來越不愛說什麼狠話,隨著實力的增長,韋寶很清楚一個道理,隻有實力的不斷提升,事實才是最好的打臉工具!
隻有做到,才能讓人刮目相看,多廢話,沒軟用,反而降低逼格。
吳三鳳氣惱的對往外走的韋寶身後呸了一口痰,差點氣糊塗了,還沒有人敢在他麵前這樣的呢!你一個鄉裏人,憑什麼跟我吳家談合作?
吳雪霞則站起身,目送韋寶的背影,芳心怦怦亂跳,傲氣衝天的韋寶,頭一回讓她感覺心悸,一種說不上的感覺徘徊在身體周遭,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見韋寶,都讓她覺得韋寶在變化,越來越強大了?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孩子?
雖然韋寶毫無武力,卻能給吳雪霞一種韋寶在變得強大的感覺。
吳雪霞覺得自己家很強大,所以她家的每個人在她眼裏都很強大!
但是今天的韋寶在自己大哥麵前,完全不輸氣勢,倒仿佛韋寶是世家子弟。
這是因為韋寶的氣質在不停變化。
人的氣質是隨著實力不斷變化的,不過,一般普通人很難成功,也很難變化出成功人士的氣質。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放在一起,秒秒鍾便能高下立判。
成功的人不需要裝逼,他們的存在,本身邊像是一種逼。
“韋公子,我覺得你太異想天開了,吳家怎麼可能跟你合作啊?你以為是我們這些光有點銀子,沒有路子的鄉裏土財主啊?”趙克虎邊走邊吐槽道。
韋寶微微一笑:“在我眼裏,你們可一點不比吳家差!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早早晚晚,你們當中的每一個股東,都比吳家強!”
韋寶這話略帶怨氣,說不生氣是假的,他其實很希望能夠與吳家這種實力的世家達成合作關係,那將省卻他很多事,省卻很多麻煩!若是能夠進入遼西世族體係,將門體係的內部,他甚至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幫助遼西這幫土軍閥建立起一個帝國般的實力!
韋寶有這個自信心!
但是他不會向任何人低頭,委曲求全可以,利益少一些,也可以。
畢竟在資本的世界中,誰的實力強,誰就應該多占一些!
韋寶遵循的是資本的法則,崇尚的是金錢的魅力和法則,但是永遠不會降低自己的人格來獲得權力和錢。
趙克虎聽了韋寶的話,沒有往心裏去,嗤笑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趙克虎並不怕韋寶得罪吳家,事實上,在一幫裏正,甲長和富戶們選擇入股韋寶成立的銷售股份公司的時候,大家便清楚韋寶和吳家的關係並不怎麼樣,從當初吳襄,吳三鳳和吳雪霞來金山裏,他們就能看出來。
隻要安守本分的做生意,他們什麼都不怕,就怕不賺錢!
因為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遼西人,是本地人,本地人不同於外地人。不管到了什麼年代,本地人外地人這種地域觀念都存在,在古代尤甚。
而韋寶的貨品能給予他們極大的信心,大不了就是賺的慢一些,隻要貨好,錢是肯定賺的。
韋寶也是這麼想的,你吳家不合作就不合作吧,別沒事來搗亂就成,而他也不怕搗亂,在聯絡了二百多鄉裏土財主之後,眾人的利益是綁定在一起的,真的把這麼多股東惹惱了,一起去‘上訪’,永平府隔壁就是京城,直接去順天府告狀,吳家再牛也得掂量掂量這其中的厲害。
再說,光是得罪了這麼多人,二百多財主成天的,一天到晚的到處敗壞你們吳家的名聲,我看看誰能吃得消?
會合了一幫門外等待的隨扈,回到海商會館。
徐蕊和王秋雅正在等著他回來。
韋寶心中溫暖,來古代最大的收獲,也許就是妹子了吧?
財富,權勢。這兩樣他也有一些了。
小爭權勢富貴,中爭是非對錯,大爭王者正道!
這是韋寶自己個人的總結,這是人的心態層次。
如果不是玄幻和修仙,或者科幻和靈異、武俠,那些非正常能量。
正常的曆史和都市背景中的人,執著於最低的追求,便是想有錢有權,受人尊重了,能做到這種,已經非常舒適。
再高一層的心境,有是非對錯,便有了信仰,人執著於信仰的時候,能看淡富貴。比如不服氣,為了一件事情,我不服氣,你給再多的錢也沒用,給再大的權力也沒用,不和你談!就是要爭一口氣!
這個時候,便顯然上升到了中爭的境界。
再往上,心裏裝著的是天下,是人活著的意義,這些比較高端縹緲的想法,那就不是一般人了。
到了那個境界,做的許多事情,通常常人都無法理解。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吳三桂,這些都能算爭天下的曆史風雲人物,他們是不是到了大爭的境界?
韋寶個人不是這麼看待的,就拿李自成來說,肯定就是小爭的代表,還停留在權勢富貴的階段,隻是被曆史推到了風口浪尖,離王者之尊僅一步之遙,這個時候誰不想當皇帝?但從李自成做出來的事情看,心中肯定沒有懷揣王者正道。
那曆史上的多爾袞最終幫助清廷問鼎中原了,成就了大業,是不是大爭?
韋寶也不認同,成就大業歸成就大業,也是被曆史的巧合推上來的,頂多說這個小民族有強烈的崛起願望,並且實現了而已。
能對曆史進步作出貢獻的,才是大爭之主!
秦始皇肯定是,漢高祖也算,他們穩固了封建統治,形成了華夏大一統,並且對去除奴隸製度做出了重大貢獻。
再後麵的厲害君主,多為中爭。
有一定的信仰,也許心中裝著百姓們的溫飽,但若沒有懷揣探索如何讓整個國家上一個層級的想法,也隻能停留在中爭。
帶著華夏走向共和的孫偉人,***,是秦始皇漢高祖後的大爭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