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考試的夢”做進一步研究,我要舉出一位同事在某次科學性的討論會中所發表的有關心得。
照他的經曆看來,他認為這種夢隻發生在順利通過考試的人,而那些考場的失敗者是不會發生的。由種種事實證明,使我深信“考試的焦慮夢”隻發生於做夢者第二天即將從事某種可能有風險,並且必須負責任的“大事”。而夢中所追憶的那些必定是一些過去做夢者曾花費很大心血得來的。而從其結果來看,這隻是被放大的,甚至是多餘的憂慮罷了。這樣的夢能使做夢者充分意識到夢的內容在清醒狀態下受了多大的誤解,而夢中會抗議:“我早就已是一個博士了!”……都是事實對夢的一種安慰。因此其用意可以通過這句話來一語道破:“不要為明天擔心吧!想想當年你要參加大考前的緊張吧!你還不是胡亂緊張一通,而事實上卻毫無問題拿到你的博士學位嗎?”然而,夢中的焦慮卻是來自於做夢當天所遺留下來的某些經曆。
就我自己以及他人有關這方麵的夢,解析起來雖然並非百分之百的全麵,但大多都支持這種說法。比方說我曾沒能通過法醫學的考試,但我卻從不曾夢到過這件事。相反對於植物學、動物學、化學,我雖然曾大傷腦筋,但卻由於老師的寬厚而從未發生過任何問題。而在夢中我卻常重溫這些科目考試的風險。我也常夢見又參加曆史考試,而這是我當年一直考得很不錯的科目,但是我必須承認一件事實——這大多是由於當時的曆史老師(在另外的一個夢中,他成了一個獨眼的善人),從不曾漏看了一個事,那就是我在交回的考卷上,經常會在比較沒有把握的題目上用指甲劃叉,以暗示他對這個問題不要太苛求。
記得我有一位病人,他曾在大考時缺席,雖然後來補考通過了,但卻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失敗了,以至於迄今為止都未能被政府錄用。他告訴我,他常夢見前一種考試,但後一種考試卻從不曾出現於夢中。
斯特克爾(W.Steckel)是第一位解析“考試夢”的人,他指出,這種夢一概是影射著性經驗與性成熟,而就我的個人經驗來說,這種說法得到了證實。
——————考試的分割線——————
以上就是弗大爺所述的觀點。雖然我並無這方麵的記憶並且借此來加以分析,但是我覺得似乎“考試的夢”這一問題在《夢的解析》中並未被說透。因為弗大爺在這裏隻是說夢借用了“考試”這一因素就打住了,並未更深入地對此探討,沒有任何更多的說明了,所以對於弗大爺最後鎖定在“這來自於性經驗”的定義,我無法同意。我認為這種類型的“焦慮”,是一種純粹的釋放,隻是為了緩解最近的一些壓力。而夢的目的就是讓做夢者醒來後得以寬慰。但具體想要表現出哪方麵的“潛意識壓力釋放”,恐怕我目前還沒辦法說清……對於這一節來說,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因為暫時我還對此無能為力(而且能查到的相關資料很少,假如我推測的話不是不可以,但是那缺乏依據,我不想妄自推測)。如若將來有人願意給我足夠的“資料”讓我去了解他/她的生活經曆以及性格特征,那麼我有可能會對此加以分析並且得到某種結論,而現在,的確沒可能。
四、親友死去的夢或夢到死去親友
在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就想,假如沒有這種夢,那麼恐怖小說和電影將失去很多有趣的題材,同時那些“靈異派解夢大師”也會因此而鬱悶吧?
這種夢的普遍性是無需多說的,我們絕大多人都有過這類記憶。細說起來無非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夢到活著的親友去世了。第二種是夢到去世的親友複活了。而無論是哪一種,身為做夢者在夢中都不會感到有什麼奇怪或不解,大多都很順從地就接受了事實(夢中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潛意識需要夢用這種形式來表現出一些什麼,這也就是在前麵章節所提到的“夢中的理智”,那是夢無視因果關係的一種設定。既然如此,那麼很明顯這種夢隻要通過分析也一定能得到某種程度的答案(關於解答的深淺程度是與“了解做夢者生活經曆、背景”以及“對解夢方式方法掌握多少”成正比的)。需要加以強調的是,在第一種情況中還會細分為兩類特征:第一類特征是我們並不會對此感到悲傷(例如“愛情故事”那個例子就是。雖然姐姐的孩子去世,但是做夢的少女並不會為此而難過)。而第二類會因為在夢中親友故去而感到悲傷。在某些時候還會在夢中哭泣甚至因此哭醒(這類的例子就不舉了,許多讀者肯定都有過這類的夢)。